考研故事之我的两年北大备考经历

时间:2021-08-31

  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法硕拟录取名单里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平静。大概毕竟是经历了两年,心也在慢慢成长,渐渐蜕却了浮躁。即使考上也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从头开始。

考研故事之我的两年北大备考经历

  将我的这段经历写下来,希望给曾和我有相似境遇的人一点帮助。

  关于梦想

  在这样的时代,很多人鄙视梦想,可是如果梦想不曾被现实浇灭那就努力去实现,否则内心的彷徨会让你无法安心生活。一度,失败的高考、三流的大学、迷惑的专业让我给自己的精神生活开足了绿灯,跟风般地考级考证,内心却充满迷茫,看不见路在何处。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四年,大学结束。毕业后不得不面对现实,终于发现自己离曾经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远了,当时内心很焦灼,难道生命就这样流逝?我需要一个平台,重新追逐梦想。就是这样,友人点拨,重拾书本,考研,法硕。

  请相信,有一种内心的骚动只能用自己的双手来抚平。

  关于法硕

  对于法硕,褒贬不一,尤其是现在面临就业困境。其实,我觉得不要把法硕看得很好,也没必要看得太差,任何一份成功都不可能是信手拈来的,简单的道理受用一生。就业市场不好是大环境的问题,并非法硕一家。只能说法硕给你一个平台,一个起点,而不一定能给你一份稳定而又高薪的工作,我想这应该是准备选择法硕的人首先得明白的现实。

  关于牛人

  牛人很多,这是一定的。我不是牛人,这也是一定的。

  牛人是从非牛人转变而成的,这更是一定的。

  关于备考

  我考了两年,今年是二战。

  先说说心理方面吧,我一直觉得考研首先是心灵的考验,其次才是学习。因为考研往往长达数月,没有好的心理准备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我见过很多人(我自己第一年就等于毁在心理战上了)都是半途而废,有的甚至可以说只差临门一脚了,真的非常可惜。

  自信与自卑-我在第一年备考的时候,就时常陷入这两种情绪的交织中,可能看了一个帖子或者做了一张模拟卷就能让心情来个起伏。现在回头想想真的没有必要,但是在当时又似乎没法去克服。其实开心和困惑应该都是考研中正常的心理状态,关键是在受到鼓舞时不要得意忘形,在遭受打击时也不要灰心丧气,如果不能从自卑中走出来建议在论坛上有意识地搜些鼓舞性的帖子看看,慰藉下心灵。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心灵鸡汤,适时发挥一下作用吧,主要是不要影响学习的计划,将心理变化的影响降到最低。记得在临近考试的1月初,有个也在备考的好友给我发短信,说她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看书也看不下去,很难过。正好我自己刚好经历过一轮心理低谷,就回复她:继续看书,哀叹也是浪费时间不如看书,实在看不下去就去运动出点汗吧。挺过来就是成功的。

  自己和朋友-我辈凡人,经常因为周遭的环境而情绪波动,尤其是受身边朋友的年影响。第一年我不敢跟人联系,因为我自己没有信心考上,有点摇摆不定,所以很怕听到反对的或者打击的意见,于是就将自己裹在壳里。我可能属于比较极端的一类,因为是工作了以后才考,压力比较大。我有个同学考的北大社会学,愣是从大三下就把手机给扔了,几乎和研友以外的其他人断了联系,结果榜上有名。不过每个人的环境都不一样,别人的复习方式肯定不会完全适合你,别人在备考中怎么处理与周遭旁人的关系也不会完全适合你。只是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属于哪种类型,适合怎样的复习环境,总之备考中就是学习第一,其他的人情往来还是该掂量下与考研比孰轻孰重再做安排吧。还有,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邀请要敢于说"不",呵呵。

  关于复习时间,我自己是毕业后考的,一战时复习了4个多月,二战复习了近四个月,考得成绩一般。个人觉得没必要太早,当年的4、5月份正式开始时间应该是很充裕的,之前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就行了(英语实在太重要了)。但是复习时间也绝对不能太短,我就是个失败个案,不能指望三、四个月就能考上,尤其是准备考名校的。

  关于英语

  很惭愧,我的英语超低(58),呵呵,几无可说之资格。

  单词--我觉得单词应该在7月之前完成,之后基本可以丢掉词汇书,只是在做练习时熟悉下个别生疏的单词。但是如果复习时间比较晚,或者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延长单词的复习时间,总之个人认为单词这一关是必须过的,因为单词积累是基础,否则做分类练习时会很吃力,而且达不到预期的练习效果。

  阅读理解-现在主流是真题,好像人大的那套不错,黄色封面。所谓真题,无非是揣摩出卷人的出题角度、思维等等,从而能选出正确选项,所以做真题的遍数不在多而在精。与其囫囵吞枣地做n遍,不如细细咀嚼一回。仔细考究出题人给的答案,这样就能慢慢把握出卷者的思路了。总之把做真题当作和出题人的对话,我觉得这些年英语真题的阅读理解是有规律可寻的。

  七选五、翻译,都考的是英语语言的能力,我的方法就是练习,经验没有。

  作文-作文是个可以明显提高的题,首先要真的去写,在规定的时间写;写完了认真的改,可以花一个礼拜去改一篇作文,用好的句子代替自己原来的句子去表达;然后将好的句子背下来。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会保留一些词汇、句子,供自己在写作时用,那些精彩的句子、华美的辞藻经常用就会很自然的变成自己的了,这和中文写作是一样的。所以从记忆单词的阶段就可以有意识的去积累一些优美的例句,这样就不愁没有话说了。英语模版是可以准备的(毕竟英语是门令人生畏的科目,很容易在考试中紧张而感觉大脑空白),模版就是自己把积累的那些经典的句子串起来,大致有个框架。

  关于政治

  政治复习大约应从7月份开始。政治我只看了前四部分,用的是高教版的《大纲解析》,权威、易理解,同时也缺乏分明的主次。第一二部分的复习我觉得关键是建构学科系统,要做到将这两个科目的`脉络了然于胸,无须大篇幅的去背,原理能写出来就可以了,最重要是理解了,所以这两部分需要做题,包括选择题和分析题,我用的书是序列二,不觉得好,不过似乎比陈的2000题要好点;毛概需要记忆很多小的知识点,而且本身就很有体系,所以比较容易;邓三一般是和时政结合,不一定要在备考期间花很多时间去关注时政,各个热点的政策、方针、以及措施、效果、未来展望都应该做到能有话可写,做分析题时还有个答题方法的问题,要注意联系材料去回答。

  关于专业课

  我用的是高教的《大纲解析》(10遍左右),没怎么看指南(不过我觉得民法还是最好看看指南,解析不够详细),人大的重要法条(在对各科目有了大致了解后配合解析看了两遍),真题解析(大约有5遍+);练习用的是人大的《大纲配套练习》(3遍),后期还做了人大的十套和五套的模拟练习,做模拟题时感觉其质量不高,不过考完试回想一下觉得还可以。

  刑法易懂且比较吸引人,所以相对来说好学,不需要很多辅助教材,刑法总则基本上《解析》和《指南》,真题和一些练习就行了,分则可以再加上重要法条看看;

  民法花的时间应该会多于刑法,因为理解起来会难一些,尤其是物权法的颁布,使得很多内容分量加重了,而且债权和合同从来都是重点。但是法硕考试都很基础,只要用心去学,书看了3、4遍后各知识点就会比较明朗了。

  法理是我觉得第二门需要花很多时间的科目,原因是它需要理解,也是只要多看几遍再着力去记忆一下,就会明晰。

  宪法和法制史都比较好理解,在此不赘言。

  综合课想拿高分比较难,一是出题没有什么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也就是说不能想当然的自己感觉这个知识点是否是重点,而是要面面俱到。套用一句今年考完后论坛上一个人说的话:"我在复习时就想好了,我什么都看,你(出题人)变态,我比你还变态!"二是分析题挺难,感觉的确是在考察考生的水平,而且有程度加重的趋势,所以应该在备考时有针对的多练习。

  关于复试

  北大的复试只有一天,全是笔试没有面试。我虽然事先没做准备,但是听力和逻辑题其实是可以练习练习,很有帮助的。至于论文,我觉得首先要写个符合文章的响亮题目,其次就是要条理清晰,字数不是太重要,实在写不到规定的字数也别滥竽充数,总觉得老师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我当时的字数好像没太够,不过我把字写得比较大,或许老师没注意吧。

  最重要的是要放轻松别紧张,不管你是初试排多少名,只要能进入复试,一切皆有可能。

  居然写了这么多,真是汗```````因为真的很希望不要有人再走我走过的弯路,祝福每个考研人!

  Tag标签:考研复习计划,考研英语复习,考研数学复习,考研英语复习资料,考研政治复习,考研英语复习计划,考研英语如何复习,考研英语怎么复习,考研复习资料

【考研故事之我的两年北大备考经历】相关文章:

1.我的考研故事

2.精选我的考研故事

3.两年前的故事

4.以我的读书经历为题的故事

5.求职故事经历感受

6.考研故事:我的风雨清华路

7.考研故事:我的这三年考研历程

8.「考研故事」学姐的考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