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1-08-31

  有关适合儿童阅读学习的励志故事,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儿童的励志故事

  儿童的励志故事:儿子要坐车

  有个小学生埋怨爸爸:“你天天骑辆破自行车送我上学,老师从来不正眼瞧我,同学也看不起我。我不管,明天我要坐车上学!”

  爸爸犯愁了,他思索良久,想起一招:有困难,找领导!甭看小学生的爸爸混得挺窝囊,单位可挺牛的,领导还经常在电视上露脸呢。

  于是他对领导说了困难,最后请求:“我想借一天单位的车,让您的司机明天开车送我儿子上学。”

  领导想了想说:“行,这样吧,你把自行车留下,明儿咱俩换车开。”

  第二天一早,领导的司机果然开着辆新车来了。小学生看了一声惊呼:“哇,好高级的车!”欢呼着钻进车里,看到有天窗,还求司机把天窗打开。他人小个子矮,钻出去只能露俩眼,看到同学就跟人家狂挥手。

  离学校还有50米,车就走不动了,前面堵了半街人。小学生爸爸觉得奇怪,往常校门外不怎么堵啊,他对司机说:“就送到这儿吧。”

  父子俩从人群中挤过去,快到校门时,才知道今天为什么这么反常—只见爸爸的领导推着自行车,在送孙子上学呢。领导一路不断和老百姓握手挥手,为了保护领导的安全,道路两旁增设了交警维持秩序,后面的车都减了速,难怪会堵!

  小学生跟在后面默默看着,直到领导把孙子送进校园,挥手离开,小学生才对他爸爸说:“爸爸,往后你不用为难了。我今天才知道,有没有面子,不在于屁股坐的啥车,而在于屁股坐在什么位子上。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我儿子、你孙子再受苦。”

  儿童的励志故事:人生的木桶

  桶的高度,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一块。也就是说,一只木桶能盛装多少水,起决定作用的,是组合木桶的那块最短的木板。这就是所谓的“木桶理论”。

  按照“木桶理论”原理,是不是可以以此类推,决定人生发展高度的,也是其短项而非其长项呢?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人生的主攻方向应该是竭力地去弥补短项,来延伸人生的发展空间、提升人生的发展高度呢?

  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人生不是木桶。在我看来,决定人生发展高度的,恰恰是它的“长板”而非“短板”,就像一棵树,决定它高度的,不是树上的短枝,而是那根最高的树枝。所以,人生发展的方向,不是去弥补短项,而是倾其所能去提升长项。

  有一个孩子,由于学习成绩差,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他,他很自卑。一次,父亲带他去动物园,那些关老虎、狮子等大动物的笼子旁,都站着很多人围观、欣赏,而那些关猴子、狸猫等小动物的笼子旁,却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看到这里,孩子感叹起来:“唉,还是生为大动物好啊!”“为什么呢?”父亲问。“因为大动物比小动物强。比别人强,就有人欣赏,就有人捧场。”孩子说。父亲想了一会儿,对孩子说:“不能这样认为,大动物有大动物的强,小动物也有小动物的强,它们各自强的方面不同。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和本领。”

  从动物园回来后,孩子开始反思自己,难道自己就没有一点强项吗?在父亲的帮助下,孩子终于发现自己具有画漫画的天赋,从此专心致志把漫画当做一生的追求,成了著名漫画家。

  人生不是木桶,决定人生发展高度的,始终是其强项,而人生努力的方向也是倾其所能去提升强项。

  儿童的励志故事:沙子的命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培育一颗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他去大海的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它们,愿不愿变成珍珠。那些被问的沙粒,一颗一颗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结果,他快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有一颗沙子答应了。因为,它一直想成为一颗珍珠。

  旁边的沙粒都嘲笑它,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寒冷、孤寂为伍,多么不值得!那颗沙子还是无怨无悔地随养蚌人去了。

  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颗沙子已长成了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的那些伙伴们,有的依然是海滩上平凡的.沙粒,有的已化为尘埃。

  儿童的励志故事: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块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身心憔悴,不知自己该信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儿童的励志故事:激励式教育

  王阿姨在大学当教授的女儿丽丽回家过年,可把王阿姨累坏了,她是里里外外楼上楼下地忙活,没有一刻轻闲的时候。

  这天,王阿姨从超市买菜回来,刚进小区,便被李阿姨拦住了。李阿姨向王阿姨倒起了苦水,说儿子儿媳不让自己省心。这个不省心主要是儿子儿媳对小孙子要求太严厉,学习上是一点儿不能放松,小孙子稍稍有走神或者心不在焉,那两口子是绝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阿姨背地里可没少帮助小孩子胡弄他们,还劝说他们对孩子别太严了,容易累坏了孩子。可他们却说李阿姨是溺爱孩子,还说她的思想太老太落后。李阿姨想了好些天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正好丽丽回来了,所以她来求救。

  王阿姨一愣:“老姐姐,你不会是想让丽丽去批评教育他俩吧?”

  “说对了一半,是教育不是批评。现在不是讲对孩子要鼓励、引导为主嘛,就是搞那种激励式教育,其实就跟我那做法差不多。我说他们不听,可丽丽是教授呀,丽丽一说他们肯定听。咋样,老妹子,帮帮忙吧!”

  王阿姨犹豫了一下,点头同意。当晚,丽丽真的去了李阿姨家,和李阿姨的儿子儿媳聊孩子教育问题,核心内容就是谈激励教育的作用,聊了很久才离开。

  丽丽走后,李阿姨看了看儿子儿媳:“怎么样?我的做法没错吧!以后就听我的吧!”

  儿子儿媳没有说话。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李阿姨又找到王阿姨:“老妹子,姐还有件事儿要求你帮忙。”

  “是不是那激励教育孩子们不让搞呀?”

  “不是,孩子们让搞,他们全听我的了,可是孙子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我想再求你帮个忙呀!”

  “还让丽丽来呀?”

  “不是。你家那口子不是在运动品牌服饰公司吗,麻烦他帮我买孩子穿的所有耐克运动服装和学习生活用品。我寻思这才是地地道道的激励和暗示,孩子一看到处都是‘对号’标志,那他慢慢地,做作业考试就全是‘对号’了。”

【儿童的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1.儿童励志故事3则

2.2017儿童励志故事

3.儿童励志故事大全

4.儿童的励志故事大全

5.儿童励志故事10则

6.儿童名人励志故事

7.儿童故事励志故事大全

8.合适儿童听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