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习雷锋故事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因其平凡,雷锋走进我心里;因其伟大,雷锋成为我心中的榜样。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雷锋的故事事迹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有关学习雷锋故事

  有关雷锋的故事篇1:雷锋做文艺兵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了,雷锋、王延堂、乔安山和另外几个战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汽车兵。

  工程兵部队里,汽车兵是技术兵种,新兵们人人求之不得。雷锋以前也曾经多次表态,“服从部队需要,当个什么兵都行。”刚散会,他就马上找到了指导员。

  指导员颇感意外,说:“小雷,你对当汽车兵有什么意见吗?”

  雷锋急忙回答:“我服从革命需要,当什么兵都行。

  革命需要我去烧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当黄继光。我就是想问问……”他声音渐渐低了,忽又鼓起勇气,“指导员,当汽车兵能上前线吗?”

  指导员看透了雷锋的心思,微微一笑,说:“现代战争中,并不是只有跟敌人拼刺刀才算上前线。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的钢铁运输兵昼夜兼程为前方输送物资,天上敌机扫射,地下炮火轰击,含糊一点都不成。”

  雷锋兴奋地一个立正,响亮地回答:“指导员,我明白了,保证好好干,当一名合格的汽车兵!”

  那天晚上,雷锋异常激动,在日记里写了一首小诗,第二天在新兵营解散前夕的文艺晚会上,他朗诵了这首《当我穿上军装的时候》的小诗:

  小青年实现了美丽的理想,

  第一次穿上了庄严的军装,

  急着对照镜子,

  心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党分配他驾驶汽车,

  每日就聚精会神坚守在车旁,

  将机器擦得像闪光的明镜,

  爱护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

  第二天清早,新兵们打起背包,准备奔赴(fù)各个连队,短短三个月的相处,大家已建立了浓浓的战友之情。临别之际,大家互相留言,互相鼓励,相约在不同的战斗岗位上做出好成绩。

  早饭后,正准备上车,通信员突然跑来,叫雷锋马上到连部去一趟。

  雷锋一怔:“我不是到运输连吗?怎么回事?又变了?”

  说着急忙来到连部,指导员不慌不忙地让他坐下,然后说:“雷锋同志,你暂时不下连队了,领导给你一项新的任务。”

  原来,昨天晚上新兵连开文艺晚会时,团俱乐部主任特意来参加,为的是给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物色演员,雷锋朗诵的那首诗赢得了满场热烈的掌声,当然也就引起了团俱乐部主任的注意。

  这个消息对雷锋而言有些突然,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他的第一反应是:“指导员,参加演出队还能跟部队一起行动吗?”

  “当然了。”

  指导员告诉雷锋,部队要到抚顺去参加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演出队的任务是排出一台反映部队生活的节目,再去为施工部队演出。

  “怎么样?有困难吗?”

  雷锋虽说没有思想准备,但既然是组织上的决定,他什么都没说,绝对服从命令,背起背包就出发。

  人齐了之后,演出队开始排练。但存在演员少,节目多的状况,于是只好“一兵多用”,同时担当几个角色。

  领导让大家充分发挥特长,集思广益,能演什么就报什么节目,尽可能把节目搞得丰富多彩。

  雷锋怀着极高的热情,一口气报了六个节目,且都是自编自演。包括诗朗诵、快板两个单人节目和三四个集体说唱节目。大家不禁替他有点担心:这么多节目,恐怕台词都不太好记吧?

  但雷锋信心满满,他说:

  “相信我,没问题。”台词一拿到手,他就起早贪黑地背起来,吃饭的时候也口中念念有词,睡梦中还在比划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雷锋早早地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但是正式排练的时候,问题出来了。雷锋的湖南口音太重,在集体演出中相当惹“耳”,他一开口众人就发笑。雷锋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急忙找人请教,一句一句地纠正语音。练了好几天,有些进步,但一进入正式排练,还是存在口音的问题。领导急得直挠头,因为离演出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后来,为了不影响演出质量,几个领导经过研究,决定把雷锋撤换下来。其实做出这个决定,几位领导心里都不好受。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亲眼看着这个小战士是怎样刻苦地排练,怎样废寝(qǐn)忘食地准备,付出这么多之后,突然说要把他撤换下来,心里一定不好受吧,会不会因此而闹情绪呢?

  正当领导准备找雷锋做思想工作时,他主动找来了,要求把他换下。他说自己一开始只看到需要人手,激情冲昏了头脑,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口音问题,结果给领导添了麻烦,影响了排练进度。他诚恳地说:“我虽然不能上一线了,但是二线工作我一定积极做,相信我能做个好后勤。”

  从第二天起,他不再参加排练,将工作的重点从台上转移到台下。为了保证排练顺利演出,为了保证演出的质量,他积极主动地包揽了后勤的很多工作,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可谓想尽一切办法。

  演出队没有条件自办伙食,只能在机关留守人员食堂就餐。30多个兵一起来吃饭,加上伙食标准、开饭时间等不统一,时间久了,机关干部和炊事员都对此有意见,引发了不小的矛盾。演出队员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冷言冷语就不说了,有时来晚了还没饭吃。在这种情况下,雷锋主动提出自己到伙房去帮厨。他说,演出队吃饭是个大问题,伙房那边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去帮帮厨,或许能解决点问题。雷锋一去帮厨,人们都反映一日三餐吃得好了,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

  还有件事让演出队的同志们很感激雷锋。演出队30来号人只有一个开水瓶,从食堂打来开水,根本就不够大家喝。排节目又说又唱,不喝开水怎么行?雷锋不愿看着大家忍受这种艰苦,就捡来一些碎砖头,在营房外架起个小炉灶,从伙房借出一把白铁壶,拾点干树枝,给大家烧开水喝。水烧开了,他就提着壶,给大家挨个在杯子里晾上,让大家能随时喝上白开水。同志们感谢他,他总是笑笑说:“我台上没事,就在台下用功,免得在演出队‘失业’!”

  还有件小事也让大家记忆犹新。排练过程中,有个集体朗诵的节目需要几件便装。俱乐部主任和演出骨干正在商量到哪去借,坐在旁边的雷锋听到了,就问需要什么样的服装。主任以为他又想承担借服装的'任务,说帮厨、烧水就够忙了,这件事有专门的人负责,让他不用操心了。

上一篇:学习雷锋小报 下一篇:学习雷锋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