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手抄报大全

时间:2021-08-31

  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雷锋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雷锋的故事手抄报大全

  雷锋的故事篇一

  2012年3月18日下午。当记者拨通乔安山的手机时,他正在山东济南参加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山东站开幕式。而在此之前,72岁的乔安山还在山东“齐鲁大讲堂”讲述雷锋的故事。

  这也是他第16次来到山东讲雷锋。台下400多名自发而来的观众,安静时鸦雀无声,一声轻微的咳嗽都能传递到会场的角落;激动时掌声雷动,久久不能平静。乔安山的眼眶湿润了,他说,这并不是因为自己讲得有多好,而是人民群众敬重雷锋。

  在所有与雷锋有过接触的人中,乔安山是最特殊的一个。不仅是因为雷锋入伍前,他在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就与雷锋相识;不仅是因为他和雷锋一同入伍,分在同一个连队同一个班;不仅是因为雷锋经常给他辅导文化,帮他写家信,并以他的名义给他父母寄过钱;更重要的是,意外让雷锋牺牲的那根木柱,是乔安山在倒车时不慎碰倒的。

  虽然组织上曾多次明确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但多少年来,乔安山的内心一直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甚至曾经想以死来补过。

  1996之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无闻地做好事,以安慰自己负疚的内心。他一直不敢说自己曾经是雷锋的战友,怕人揭开那块历史的疤痕。直到1996年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公开上映,他亲身感受到人们学雷锋、爱雷锋的热情,心结从此打开了。

  乔安山认为,多“讲雷锋”可以让更多的人“做雷锋”。10多年间,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2000多场报告。2009年3月1日,在铁岭市客运中心创建雷锋号车站的启动仪式上,曾因连续8天的10余场报告,过度劳累的乔安山突发脑出血倒在讲台上。

  2009年11月,乔安山在沈阳理工大学作报告时,与大三学生黄船钉相识。那年放寒假前,黄船钉和几位同学拜访了乔安山。可十几天后,黄船钉在家乡因救落水儿童牺牲。“黄船钉的名字是他奶奶给取的,意思是船钉虽小,可作用很大。”乔安山心情沉痛地说。

  这次在济南,主办方邀请乔安山游览名胜,他拒绝了,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到济南经二路的雷锋储蓄所看看。乔安山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老人,他在用一言一行怀念自己的战友。

  雷锋的故事篇二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1958年,全国到处都在办工厂,搞建设。西安焦化厂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也和其他工厂一样,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一下子就招进了数百名新工人。周玉凤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女工,如花似玉的年龄,怀着理想与希望,决心要大干一场。但光有愿望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技术和本领。工厂考虑到青工们的实际情况,决定派一批青年生产骨干到鞍钢去学习,接受培训,掌握生产技术。这下可把他们乐坏了,青年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1959年春节就要到了,大家都准备着过一个喜庆的新年,可培训的日期已定,大年三十,百余名青年登上了东去的列车,到东北钢铁工业基地鞍钢参加培训。

  初来乍到,尽管东北的风比西安还冷,但年轻人的心却是热乎乎的。高大的.烟囱,气派的厂房,火热的场面,把周玉凤的心给吸引住了。她和同去的张尚德、傅春才等被分配到了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了一名推土机手,正好和雷锋在一个车间。雷锋是上年11月15日到鞍钢的,她比雷锋晚三个月。雷锋过去在湖南望城县团山湖农场开过拖拉机,到鞍钢后,技术熟练,积极性高,很快就是厂里有名的先进生产者了。

  在同雷锋的初次见面中,当雷锋得知他们是从西安来的,当即脱下沾满油渍的手套,同他们一一握手,并热情地鼓励到:“欢迎同志们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学习,掌握技术,搞好生产,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第一次的见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周玉凤就成了雷锋的徒弟。

  在周玉凤的脑海里,雷锋个子不高,热情厚道,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显得活泼可爱。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一开始,周玉凤开的是斯大林80号推土机,雷锋开的是德特54号推土机,他们相互交接班,开班前会经常在一起。雷锋特别爱学习,笔记本总是记得满满的。每次开班组会都积极发言,从不讲困难,上进心强。车间的黑板报大都是他办的,内容有工作要求、学习心得、道德修养、怎样做人、如何工作等。他平易近人,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工作。

  后来因车辆大修,周玉凤有幸和雷锋同开一辆80号推土机,雷锋见她是徒工,不仅从各方面关照她,而且给她讲机械原理,操作要领,使她进步很快。周玉凤和雷锋开的推土机是苏联产的,又高又大。因雷锋个头小,坐着开车看不到前面的推土铲,不好操作;站起来开车,头又顶着车棚, 直不起腰来。因此他就猫着腰操作。一天工作下来,常常累得他汗流满面,腰酸腿痛。但他从不说一声累,白班夜班照样干。这些都使周玉凤非常感动。

  雷锋的故事篇三

  1961年5月的一天清晨,雷锋冒着大雨去沈阳办事。去车站的路上,他见到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牵着一个小女孩,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车站走着。雷锋见到这种情形,急忙跑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那妇女身上,有背起地上走的小女孩,陪同她们母女一同到了车站。上车后,雷锋见那女孩冷得直打颤,于是又把自己身上穿着的绒衣脱下来,穿在小女孩的身上,还把带的馒头给两个孩子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妇女非常感动,眼里闪着泪花,紧紧握住雷锋的手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

【雷锋的故事手抄报大全】相关文章:

1.雷锋的故事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

2.雷锋的故事的手抄报

3.雷锋的故事手抄报

4.雷锋的手抄报大全

5.雷锋的手抄报大全初中

6.2017雷锋的手抄报大全

7.学雷锋的手抄报大全

8.雷锋的手抄报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