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故事关于仓颉

时间:2021-08-31

  陕西白水县谷雨祭祀文祖仓颉习俗,“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

  谷雨仓颉的传说故事

  这谷雨二字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谷雨的故事关于仓颉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做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仓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者的象征。完善和坚持谷雨祭祀这一传统,对现今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史价值,对弘扬汉族民族文化,崇敬文明礼仪、尊重创造、尊重劳动也有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

  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象形文字的创始人,世代遵为文字初祖。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基本特征为:祭礼场面隆重、热烈、礼仪文明,较少封建迷信色彩,以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展示文化艺术(书法展、唱戏、赛诗歌、锣鼓赛等)活跃文化生活,促进区域经留发展。

  正史中的仓颉造字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籍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逐渐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世之人以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史籍中的记载有:

  《荀子·解蔽》称:“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韩非子·五蠹》:“昔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吕氏春秋·君守篇》亦记载有:“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这段记录表述的就是仓颉造字的事迹。

  《说文解字·序》又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纬书《春秋元命苞》中,进一步记载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记载:“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仓颉造文字,然后书契始作,则其始也。”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

  宋代罗泌撰的《禅通纪》云:“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南北朝后期及唐代佛教传说,仓颉与在印度创造梵文和“伽书”(佉卢文)的仙人是三兄弟,“梵天”派他们三人下凡,分赴天竺与中华两地造字。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仓颉,黄帝时为左史,生而神圣,而四目,观鸟兽之迹,字成,天雨粟,鬼皆夜哭。 ”司马迁著的《史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及《国事全书》等均同持这样的观点。

  宋代罗泌撰的《禅通纪》云:“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仓颉篇》

  《仓颉篇》是我国古代继《史籀篇》之后的又一部启蒙识字课本,它最初由三篇文字构成,分别是秦丞相李斯的《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的《爰历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学篇》,共20章,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的产物。

  西汉时期在民间教书的“闾里书师”将三篇字书合一,断六十字为一章,共五十五章,仍称《仓颉篇》。此书在汉代以后不再流行,宋以后即已失传。20世纪初以来,我国先后于甘肃几处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发现了《仓颉篇》残文,但存字很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汉简《仓颉篇》,也仅存500余字。北大汉简《仓颉篇》经缀合后,有完整竹简63枚,残简18枚,每枚简写满为20字,现存1300余字,是迄今所见《仓颉篇》中存字最多的。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谷雨吃食文化故事

2.谷雨传说简单介绍

3.谷雨简单来历

4.谷雨的传说(50字)

5.谷雨的传说三十字

6.谷雨的简短传说

7.谷雨的由来

8.谷雨的来历

9.有关谷雨节气的故事

10.谷雨来历的故事简短

【谷雨的故事关于仓颉】相关文章:

1.关于谷雨的故事

2.为什么选在谷雨节祭祀仓颉

3.关于描写谷雨的故事

4.幼儿关于谷雨的故事

5.仓颉造字的故事

6.谷雨的故事

7.有关谷雨的故事

8.谷雨来历的故事

上一篇:谷雨的故事100字 下一篇:胆小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