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1-08-31

  历史上的名人和伟人,为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创造了史书。他们的事迹为后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大家可以多阅读他们的故事,寻找成功的秘诀。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世界名人背后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世界名人背后的故事

  世界名人背后的故事篇一

  大文豪苏格特,一生创作了小说四十七册,诗集廿一册,历史传记三十册,著作等身,丰硕质精,不仅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当时的俄国、法国、美国文坛也激发的新动力。

  这样一位优质的成功者,成绩却难以入目,身染小儿麻痹症的他,右脚行动不便,身体孱弱,几次重病差点丧命,本来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绩不如人,便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爱缺课,学期末的评语都很糟。 只有一位老师知道,他虽然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兴趣而给予鼓励,而这也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的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 他学习当年看重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那位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并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他。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苏格特的身上应验了,他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执业律师。 他更用心良苦的盼望,他的一句话也能改变别人的一生。

  世界名人背后的故事篇二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雅典的三位检察官指控苏格拉底有罪。他们对苏格拉底指控的基本内容如下:“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诸神,引进新神;蛊惑青年,使之误入歧途。”他们认为城邦应该判苏格拉底死罪。于是,苏格拉底就被宣判了死刑,在一个月后执行。

  在这段时间里,苏格拉底有机会逃脱。他的朋友克里同劝他远走高飞,但他不为所动。苏格拉底自认是一名雅典公民,就要遵守雅典所制定的法律,以身殉道。他还认为,如果在他的朋友及学生的协助下越狱逃走,是“以错对错”。

  当时雅典法律规定,被判有罪的人在认罪的前提下可以交罚金或者选择被放逐。然而,苏格拉底说自己没有这笔钱,也不愿意交罚金。苏格拉底更不愿在法庭垂泪乞求同情和宽恕。他的倔强态度令法官非常恼火。

  5月的一天,苏格拉底将饮鸩就刑,在囚禁着苏格拉底的地方聚集了不少人。这时,克里同问:“你还有没有别的事情要作交待?”

  苏格拉底回答道:“没有什么事情。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

  克里同说道:“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我们该怎样安葬你呢?”

  “按照你们所想的方式就可以了,只要你们心中真正感到我还存在着,我就没有离开你们。”苏格拉底说着站起来,走进另一间房子去沐浴。

  在苏格拉底沐浴完毕以后,他的家人,17岁的大儿子兰普罗克勒斯,两个小儿子,以及他的第二个妻子克珊狄波斯,来到他身边。苏格拉底当着柏拉图等人的面将他迫切希望的事向他的家人作了交待,然后让妻子和孩子先回去。

  这时天渐渐黑了,苏格拉底坐下,便不再多说话了。不一会儿,刑吏队的人走近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你跟别的囚犯真是很不同呀!在我接到命令要他们饮鸩就刑时,他们不是耍赖就是咒骂我。而你对我从来没有埋怨过。自从你被关在这里以后,我已经了解你是这座牢里所有犯人中最高尚、最温和的人,到现在我相信了这一点。你是一位很明事理的人,你清楚,有关你的事,责任不在我,因此,对我也不生气。我请你对这无法改变的事,要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忍耐下去。”这人说完上面这些话以后,就淌着眼泪难过地离开了。

  苏格拉底向身旁的人说:“那个人跟我很亲近,他一有空总是来和我说话。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太容易找到了!我是由衷感激他。克里同,我们要照他所说的话去做。请你叫人把毒药拿来好吗?要是还没有准备好,就让他们赶快准备吧。”

  克里同回答道:“可是太阳仍然照耀在山顶上呢,还没有落坡。其实我也知道,不少人接到就刑的通知后,总是要拖延一段时间才饮毒药。他们还要尽情吃一些美味,最后欢乐一番,然后才去死。所以,你用不着那么急,时间还是有的呢。”

  苏格拉底回答道:“克里同啊,那些人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但是,我不像他们那样也是有理由的,因为我觉得推延服毒的时间,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如果到了这时候,还什么也放不下,只能增添些自我嘲讽罢了。因此,还是照我的吩咐去做吧,不要再坚持了。”

  至此,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个小孩就走到外面去了。不一会儿,一个人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毒药。

  苏格拉底平静地问:“请你告诉我,我该怎样做才行?”

  那个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以后,只要不停地在这里走,如果感到两脚逐渐沉重起来,你就躺下来,这就表明毒药已经生效了。”

  说完了这些话,此人就将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从容地接过杯子,然后问道:“我可不可以从杯子里取一点出来,把它献给神呢?”

  那人说:“我们准备的毒药分量刚刚好。”

  苏格拉底于是道:“这我知道,我只是想向神祷告罢了,祷告我从这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能够平安幸福!这也是我用这杯中之物作为祭奠,以此来向神许愿。”说着苏格拉底一仰脖把毒药一饮而尽。

  这时他身旁的人都哭起来。

  苏格拉底看到众人的这种情形,说道:“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之所以要把女人和孩子打发回去,就是怕他们像这个样子。我经常听人说,作为男人,应该安静地死去。所以你们面对着我,应该镇定下来,要坚强些!”

  周围的人听到苏格拉底说的话,全都忍住了眼泪。然后大家看着苏格拉底不停地走动,逐渐发觉他的脚步沉重起来,于是他躺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行刑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脸上盖了一层布。苏格拉底突然将布拉开,艰难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克里同,你过来,我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意义深远的事件,仿佛一则寓言,他策划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以一场浩大的审判,以法律正义的名义接受了死刑,把自己生命的余烬,凝成一个死亡之谜,给后人留下了一道人文学科的“哥德巴赫猜想”。苏格拉底好像在为自己申辩,可是他又有意在死亡之中觅求真理,他的死仿佛是道德与法律的合谋。

  世界名人背后的故事篇三

  杨沫中国著名作家,《青春之歌》的作者;白杨,中国著名演员,《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女主角。这是人们所熟悉的,但要说起两人的关系,未必人人知道她们是亲姐妹,杨沫是大姐,白杨是三妹,另外还有一个二妹杨成亮。

  有人说,杨沫母亲离奇的婚事,造就了杰出的三姐妹。杨沫的母亲出身书香门弟,而且曾就读长沙女子学院,这在晚清是少见的,加之面貌姣美,求婚者络绎不绝,但均被一一婉拒。一心想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不呈想一个叫杨振华的书生,“爱”胆包天的偷潜入她的闺房,半夜三更溜出来向她求婚。这在当时是事关贞操名节的大事,家里无奈接纳了这个书生为婿。因而以后就有了杨家三姐妹,大姐杨成业(杨沫),二妹杨成亮,三妹杨成芳(白杨)。

  三姐妹中,大姐杨沫较愚钝,三岁才会说话,少哭,少笑,被人称作“老乖子”;二妹杨成亮最漂亮,而且心灵聪明,泼辣能干;三妹白杨从小寄养在佃户家,九岁才被接回家来。

  杨沫十七岁正在读书,母亲为她说了一门亲事,是一个有钱的旧军官,杨沫坚决不同意,惹恼了母亲,以不供其读书相逼,杨沫知道母亲的脾气,毅然离家出走。《青春之歌》开篇的那个忧都的女青年,就是她自己的原型再塑。

  二妹杨成亮,曾报考了华联影视在北京开办的训练班,并替三妹也报了名。结果这一天杨成亮被戏迷朋友拉去“下海”,因而错过这场考试。后来结识了一位姓骆的法官,并做了人家的姨太太,搬去了长春。不料红颜薄命,20岁那年,一命归西,辞世而去。

  白杨阴差阳错的赶去了考场,但在门外踟蹰,被主考官王瑞麟发现,拉入考场,大家被这个有着天使一般单纯,洁净的小女孩所折服,这才有了白杨的今天。她被招募不久,就参加了《故宫新怨》的拍摄,随后主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影,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三姐妹一母所生,人生道路迥然,叫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