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节来历简介30字

时间:2021-08-31

  二月二节来历是怎样的?大家想知道吗?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二月二节来历简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二月二节来历简介30字

  二月二节来历简介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龙抬头吃什么美食推荐)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拓展阅读: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

  自“春打六九头”那会儿起,人们可就时常念叨“二月二,龙抬头”了。其实,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老百姓不就是找个事儿说事儿嘛。比如:把元宵比作龙眼;把面条当成龙须子;褡裢火烧是龙舌;饺子乃龙的耳朵;薄饼拟作龙鳞;把米饭比作龙子;馒头那就是龙蛋。最让人疑惑不解的是:摆上几对鸡爪儿,愣说是龙爪子哟。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等。

  吃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因为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若全家围坐一起,那更是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吃料豆

  二月初二吃料豆有传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大豆时,猛然想起,这大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炒料豆,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吃料豆。

  吃猪头肉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饺子

  吃饺子名曰“吃龙耳”,中国人总是能给吃饺子这件事找到无数合情合理的缘由,适逢大节小庆都要吃饺子。饺子算是最简单的饮食了,特别是在家庭聚会的时候,无论多少人,只要有足够的馅料和面,大家七手八脚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这劳动的过程本身就足以让人向往,更别提热腾腾的饺子上桌的那一刻了。

  面条

  吃面条则是“扶龙须”,龙须面也由此而得名。“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吃面条的习俗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馄饨

  吃馄饨名曰“吃龙眼”。喝一口新鲜的馄饨汤,再吃一颗肉厚皮儿薄的美味馄饨,驱走二月二的春寒,留下暖暖的舒意,真是快乐无比。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中国二月二吃的是什么 二月二各地风俗

2.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 龙抬头为什么要理发

3.二月二龙抬头资料

4.二月二是农历什么时候 农历二月二有什么风俗

5.二月二的意思 二月二传说

6.2017二月二龙抬头几号 龙抬头吃什么食物

7.二月二 龙抬头

8.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9.二月二吃什么

10.二月二日出郊

【二月二节来历简介30字】相关文章:

1.父亲节来历简介

2.立夏的来历简介

3.二月二剃龙头来历

4.二月二的来历13字

5.父亲节的来历简介英文

6.父亲节的来历简介

7.汉字的来历简介以及故事

8.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