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诚布公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1-08-31

  成语解释:

开诚布公的成语故事

  【成语】: 开诚布公

  【拼音】: kāi chéng bù gōng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词语辨析:

  【拼音代码】: kcbg

  【近义词】: 待人以诚、开诚相见、襟怀坦白

  【反义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歇后语】: 包大人的告示

  【灯谜】: 包大人的告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真诚待人

  【英文】: straight from the shoulder

  成语典故: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举例造句】: 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

  典故: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衷心的贤臣,得到皇帝刘备的重用。

  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让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刘备甚至诚恳地留下遗言:如果刘禅不好好听你的话,做出危害国家的事,你就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诸葛亮非常感动,表示要好好地效忠少主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竭尽全力帮助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自封为王,但他严厉地拒绝了。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已经受先帝委托,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又没什么成效,你们却要我加官晋爵,这是不忠不义的事情啊!”

  诸葛亮为人处世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ù)是他非常器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因为大意轻敌,失守街亭这个地方。诸葛亮因为马谡已经立下军令状,所以忍痛杀了马谡。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主动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坦率地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所以,后人在写史书时,就用“开诚心,布公道”来形容这位贤臣。

  成语“开诚布公”由“开诚心,布公道”缩略而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对人态度诚恳,坦白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