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问禅师:“什么能让一个人变坏?”禅师便说了一个故事:魔鬼见农夫工作很苦但收成不多,却总是很快乐,于是很不高兴。它把农夫的馒头和水偷走。但农夫发现后却自言自语道:“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馒头和水?如果这些东西能让他温饱的话,那就好了。”
于是,魔鬼换了种做法。它告诉农夫明年会干旱,让他把稻子种在湿地上。农夫照做了,结果第二年别人没收成,只有他大丰收。接下来三年,魔鬼如法炮制,让农夫变得很富有。魔鬼很高兴,因为它的目的马上就达到了:农夫办晚宴庆祝,一个仆人端着酒出来,不小心摔了一跤。农夫大骂:“你做事这么不小心,不准吃饭!”
禅师说:“魔鬼只不过让农夫拥有比需要的更多,就引发出人性中的贪婪。正是无止境的欲望让人变坏。”所以,当我们努力追寻梦想时,不要让人性的弱点靠近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本心。
有失就必有得,贪念的太多,失去的就越多,这个中的权衡需要自己的把握。有时候想想自己其实本来就是两手空空的而来,从父母那里我们已经拥有很多的东西了,要知道感恩。像故事中的农夫一样,本来一无所有,却活的很开心,看待问题的心态也是不一样,而最后即使他已经拥有很多的东西,心态变了,又如何开心,他的永无止境的贪念让他失去了最初的本心——开心。
孩子能不能成才全靠妈妈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
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