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与创业故事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下面是几篇小编收集的职场故事与创业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职场故事与创业故事

  职场故事与创业故事

  职场故事--漏税

  波尔多基是瑞尔德布店昨天刚刚招来的小伙计。今天,当这位20出头的年轻小伙来上班时,瑞尔德老板并没有让他直接上岗,而是安排他梳理旧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磨炼年轻人的耐心和细心,这种特别的职前培训一般在一周左右,已经成为锻炼新人的惯例。

  让所有店员惊讶的是,在波尔多基拿着一本破旧的账簿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后,没一会儿,瑞尔德就满面笑容地出门向大家宣布,明天让这个小伙子直接上柜台。大家都不明白这个年轻人玩了什么花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了老板的信任。要知道,店员们都经历过那令人沮丧和崩溃的打磨期,那动辄前功尽弃从头来过的滋味现在想想都心有余悸。最后,瑞尔德老板笑眯眯地揭开了谜底。

  原来,波尔多基梳理陈年旧账时,在一个账本里偶然发现有如下残缺不全的记录:每匹值49卢布36戈比的布料,卖了□□匹, 收入□□□7卢布28戈比(1卢布=100戈比)。这个账本由于年代久远,账单上出现破损,而且破损的地方很要命,卖出的布匹数和收入的前三个数字刚好不见,变得不明不白让人头痛,所以把它们还原是当务之急。于是,波尔多基开始琢磨破损处的数字到底是什么。当他把解答一五一十解释给瑞尔德听后,惜才的老板立马拍板自然在情理之中。

  波尔多基的分析是这样的:因为收入的前三个数字看不清楚,那可以断定,收入一定在9997卢布28戈比以下,所以卖出去的布料匹数也必然小于999728 ÷ 4936≈202。5,即布料匹数不大于202匹。而根据这个等式可知,布匹数的最后一个数字乘以6之后,积的最后数字为8,所以布匹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只能是3或8。

  假设布匹数的最后数字为3,则布匹数为□□3(或□3),有4936×□□3=4936×(□□0+3)=49360×□□+14808=⊙⊙⊙728,可得49360×□□=△△△920,即4936×□□=△△△92。从这个等式不难判断,布匹数的倒数第二个数字□不是2就是7。但是4936×23=113528,4936×73=360328,后三位都不是728,所以两位数23和73都不符合要求。

  接着假定□=2,那么布匹数就为□23,则有4936×□23=4936×(□00+23)=493600×□+113528=⊙⊙⊙728,可得493600×□=△△△200,即4936×□=△△△2。从这个等式不难判断,布匹数的倒数第三个数字□不是2就是7,也就是说,布匹数为223或723,这两个结果都与“布料匹数不大于202匹”的前提矛盾,所以□=2可予排除。

  再假定□=7,那么布匹数就为□73,类似上面的推导有4936×□=△△△4,由此可得布匹数的倒数第三个数字□不是4就是9,即布匹数为473或973,仍与前提矛盾,所以□=7也应排除。

  综上所述,布匹数的最后数字绝不可能为3,只能是8,以同样的方式可以推算出倒数第二个数字有4和9两种,验证可知9符合题意要求,即4936×98=483728。所以这笔账的记录是:卖出的布料匹数为98匹,而收入是4837卢布28戈比。

  怎么样?推断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吧!难怪瑞尔德直夸年轻人的脑筋就是转得快,店员们也心悦诚服,都对这个聪明的小伙子刮目相看。不过,大家的夸奖倒让波尔多基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来布店应聘只不过是利用假期挣下学期的学费,这个看上去颇费周折的难题,对他来说,充其量就是个开胃小菜哟!

  创业故事--小剪刀,大财富

  她是个“80后”,仅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百万富翁。她,就是李剑。

  1985年,李剑生于宁夏海原县兴仁镇。母亲伏兆娥是一个剪纸高手,享有“西北第一剪”的美誉。受母亲的影响,李剑从小就酷爱剪纸艺术,并梦想有朝一日,将母亲的剪纸艺术变成商品,推向全世界。

  为了这个目标,李剑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2009年,李剑大学毕业了,可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找工作,而是向母亲借来3万块钱,成立了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李剑开发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剪纸贺卡。为了推广产品,李剑天天带着产品跑单位、进会场。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她贺卡没卖出多少,白眼和奚落倒“收获”了很多。更让她焦虑的是,她之前向母亲借来的那点钱,也快花光了。幸好爱人郭海及时从福建给她带回了4万块钱,才算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为尽快打开生意的局面,李剑推广贺卡更加勤奋了。终于,李剑的努力有了回报。第一笔订单,是300多张贺卡,要求一星期内交货。可是,当时李剑的公司,因之前没有生意,一直都没有请工人。情急之下,李剑就拉来妈妈、妹妹和小姨一起上阵。可一家人用小剪刀没日没夜地忙活了4天,也只是完成了贺卡的剪纸部分。剩下的印刷部分,本想请印刷厂做,但由于印数太少,印刷厂都不愿意接活。无奈之下,李剑只好窝在办公室里,用打印机来打印。数九寒天,夫妻俩一个负责打印,一个负责将贺卡晾在地上。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打印机又出了故障。等最后完成贺卡时,两人已是24小时都没合过眼了。

  这笔订单做完后,虽然后面也陆续接到了一些订单,但由于传统的剪纸作品大多用白纸装裱,不仅显得档次低,且时间一久,还会褪色,市场空间不大。故在第一年,李剑他们制作的剪纸贺卡,仅卖出了3000多张,收入还不到1万元。照这样下去,不但公司的租金付不起,就连生活费都成问题。李剑再次陷入了困境。

  “这个传统的剪纸市场,任凭自己再怎么努力,目前也就只能做到这么大了。要想突破,就必须进行创新!”想到这里,从不轻言放弃的李剑,决定到外面的市场转一转,寻找剪纸市场的突破口。结果,在一次去杭州考察的途中,质地轻软、色彩绮丽的杭州丝绸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剑的目光。“丝绸档次高,耐保存,我何不尝试做丝绸剪纸画呢?”

  打定主意后,李剑咬咬牙,一口气就批发了4000多元的丝绸,在家里进行试验。由于没有经验,她失败了,4000多元钱就这样打了水漂,自己也一下子消瘦了许多。看到妻子累成这样,丈夫郭海很是心疼,就劝她说:“咱们还是放弃吧!毕竟,这个事情从老祖宗到现在,都没有人去做过。”面对丈夫的规劝,李剑不但没有放弃,还说服丈夫,同意了自己再次追加几万元投资的建议。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李剑终于成功地将剪纸艺术与丝绸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由于融合后的丝绸剪纸画不仅档次高、耐保存,而且还具有国画的韵味和浓郁的回乡民俗味。因此,李剑的这种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到2011年,公司的总销售额已达到370万元,2012年则突破了500万元。

  如今,李剑的公司拥有联盟艺术家3名,专业技术人员50多名,签约妇女手工制作者200多人。其创立的“伏兆娥剪纸”和“回乡剪纸”两个剪纸品牌,更是名扬海内外。

  小剪刀,大财富。只要心中有梦,坚持梦想,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不怕失败,你就是下一个“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