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人故事:王跃:踏上“火星之旅”的中国人(3)

时间:2021-08-31

  参与中国国内选拔工作的教员杨月虹记得,王跃智商测试成绩在70多名志愿者中最高,还提前20分钟交卷,“我问他为什么急着交卷,他说要上厕所。”天资聪颖的王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踏实菩干。组织航天员训练时,很多设备说明书都是英文,王跃不放心,主动加班翻译成中文。为了练好英语口语,他跟着航天员一起上英语口语课,还说要把办公室改造成英文环境工作室。

  2010年春节前夕,王跃来到莫斯科参加体检培训。为了节省经费,他选择了一处相对便宜的租住屋,距离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来回有3小时车程。他与翻译两人每天乘坐地铁,在茫茫人流中颠簸往返。3月29日,莫斯科发生地铁爆炸案,王跃恰好在地铁上。虽不是同一趟列车,却让国内后方支持团队捏了一把汗。

  初到俄罗斯,饮食并不习惯。早晚餐由租住的旅店供应,勉强能填饱肚子,王跃吃得最多的就是土豆泥、土豆块。午餐在训练地点自行解决,折合成人民币要40多元,王跃也觉得心疼,有时干脆吃点饼干对付。加上当地蔬菜奇缺,他甚至得了口腔溃疡。

  生活虽然艰苦,但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王跃仍然不断自我加压,每天爬13层楼锻炼。当天培训结束,还要整理日志,向国内报告。回到住处,他往往身心疲惫,顾不上脱去外衣倒头就睡。这个过程中,各国志愿者纷纷被淘汰,王跃却经受住了考验。俄罗斯教练也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第一时间告诉中方项目主管:“你们这个志愿者,OK!”

  3月11日的野外生存训练,王跃和其他志愿者要在雪深过膝的针叶林中生火堆、搭帐篷、抬担架,夜里还要值班。雪水倒灌进靴子里,他的脚冻得几乎失去知觉。训练结束,他给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俄罗斯的生活很累很苦,但我经受住了初步考验,在外国人面前没有丢脸。我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