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从军行古诗(2)

时间:2021-08-31

王昌龄成就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评价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名句

  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2、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柴侍御》

  8、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驩州》

  9、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楼送辛渐》

  1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11、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长歌行》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14、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5、青山明月梦中看。

  16、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

  19、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塞上曲》

  20、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答武陵田太守》

  2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塞下曲四首》

  22、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23、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4、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西宫秋怨》

  25、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26、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从军行》

  27、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

  28、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29、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代扶风主人答》

  30、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王昌龄爱国诗:

【篇一:《xx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篇二:《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篇三:《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篇四:《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着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篇五:《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篇六:《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王昌龄古诗:

1、《悲哉行》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2、《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

  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