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多发生在山清水碧的春天,那落花流水、白云青山、芳草斜阳都给送别增添了无情诗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对“落日”,一浮一落;“游子意”对“故人情”,一个不舍,一个情深。天空中的白云随风飘荡,任意东西,而远行的游人正像天上的白云一样,行踪不定,由不得自己的志向;远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是不忍心离开世间,而故意慢悠悠地下落,这正像诗人对朋友眷恋不舍的心情。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诗人将情感与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洁白的浮云,火红的落日,色彩鲜明,气韵生动,虽有无尽的惜别之情,仍保持一种潇洒与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同处大唐盛世,连离别都是迥异于他人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朋友扬帆远去,诗人还在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但凡经历过同样送别情景的人,都能够体会,当帆船远去时,广阔的背景下只有一叶孤舟,然而你看到的也是这一叶孤舟,那江水、山峦、烟霭,甚至还有数不清的美景,都进入不了你的视野。等到帆船行到水天相交的那一线,以至消失时,你才看到滚滚而逝的江水,是那样的显眼。这正是因为,你目送朋友离开时,心也随朋友而去了,外物都是虚设而已。
在一个春风和畅,柳絮飘飞的季节里,李白从金陵动身前往扬州,这次离别是一个充满欢乐充满喜庆的离别。金陵城里的一群年轻人也前来为诗人送行,你斟我敬,一个个干杯畅饮,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即使再热闹的践行,终不免曲终人散的时候。诗人面对朋友的如此盛情,面对美丽的金陵风物,难免心生不舍之意。但诗人是快乐的,正值青春年少,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这种惜别之情也被赋于了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于是,他指水为喻,“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意谓别意远比那东流的江水还要长。
刘长卿和灵澈,一个是仕途失意之人,一个是方外僧人,二人相遇于润州,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灵澈辞别归去,他背着斗笠,身上披带着夕阳的余晖,向青山走去,踽踽独行,越来越远。“荷笠带斜阳”句写灵澈离开时所带之物,只有一个斗笠,表明了灵澈作为方外之人的清高不俗;“带斜阳”是说,斜阳洒在灵澈身上,仿佛随着灵澈而远去。“青山独归远”句,写作者目送友人,久久不肯离去的情景,表现二人的友情之深。更多有关离别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即将离开此地,那一草一木都使人倍觉留恋,因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这种不易使人发觉的情景,被诗人敏感地捕捉到。同时,这两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似乎暗示了二人雨中话别,中间触及伤心之事,有片刻的沉默,在这暂短的沉寂中诗人发现了细雨及落花。这两句不是一般的赏春景物描写,而是为了营造送别时一种极静的环境,以反衬二人的心神不宁。
总之,离别诗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不单单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是对友情的咏唱;王昌龄的《别刘谞》,是借以抒发胸中积愤;高适的《别董大》重在对朋友的劝勉、鼓励;也有一些意境唯美的送别诗,或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或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