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郭沫若诗集(2)

时间:2021-08-31

  (一)开放意识

  《女神》的开放意识突出地表现在吐故纳新上:一是而对旧中国,彻底否定旧社会,彻底揭露、批判旧社会及其整个的意识形态;二是而向全世界,大胆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关于第一点,前人已有很多论述,不再赘述,这里着重谈第二点。读过《女神》的人,不能不承认郭沫若具有开放型的世界思维。郭沫若为了反对旧社会、创建新社会,放眼世界,到处寻找革命真理。他从世界各国和中外古今的名人那里学习有用的东西,寻找思想武器,探求革命之道。在《女神》中,到处可以看到开放意识。《女神》所写的人有黄种人,白人,黑人,所写到的外国地名很多,所运用的外国典故、神话传说也很多。这无疑是开放意识的一种表现。

  但《女神》的开放意识更多的表现在热情地寻觅、召唤世界新思潮,大胆地接受新事物,挚着地追求真理上。在《晨安》中,抒情主人公昂首青空,极目远望,面向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向宇宙万物问候晨安。他先向自然界的“大海”、“旭光”、“白云”、“丝雨”、“海山”、“晨风”问候晨安,并请晨风“把我的声音传到四方去吧”,接着转向地球问候晨安,由中国到外国,先向“年青的祖国”、“新生的同胞”、“扬子江”、“黄河”、“万里长城”等问候晨安,然后将视线扫向全世界,由印度洋到大西洋到太平洋再到日本,环视全球一周,向全世界的大洋、大海、大河以及泰戈尔、达芬奇等世界名人或名人的坟墓问候晨安。在《匪徒颂中》,郭沫若热情地赞烦了中外古今的十八位“匪徒”:克伦威尔、华盛顿、黎塞尔、罗素、哥尔栋、列宁等,诗人向他们顶礼膜拜,三呼万岁。面向全宇宙、全世界问候晨安,向中外古今的名人三呼万岁,都是开放意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