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断线风筝》赏析(2)

时间:2021-08-31

  诗的后两句,“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诗人又借风筝拟人的口气,展开了浪漫主义的遐想。面对这皓月当空,星汉灿烂,净朗、安谧的夜晚,风筝在想怎么能到月宫里去,向仙女嫦娥表白自己洁白无瑕的一颗素心。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宏伟的抱负和高沽的志趣,以及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诗,诗人借断线风筝以咏怀,意垅深,格调高。郭沫若的《断线风筝》和于立忱的《咏风筝》都是以风筝自喻咏怀,虽同物同咏,然而两诗的风格、志趣、意境、格调却显示出明显的差别来。于诗的主旨在表现个人身世的不幸,有抱负、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的悲愤心情。“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是一种悲观、无可奈何的心境。诗的容盘不够宽厚,风格沉实,然意境窄小,给人以凄苦孤独之感。郭诗的思想容量自然比立忱宽厚博大,不愿受人束缚,以“断线”风筝抒情咏怀,这样没有“半缕轻丝”受人牵制的束缚,纵然“断”了,纵然悬挂“高瓴”,但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想象,甚至飞到天宫向仙女们述说自己的宏图高志,表自一个异乡游子对祖国的向往和痴情。在郭沫若旧体诗中,象这样把干预现实和追求理想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尚不多见。这种咏风筝的题材虽不为特别,却不落案臼,思想更高,视角更远,意境更深。

  这首诗艺术上颇有特色。整个诗形成了形象飞动的完整画面,既有“横空欲纵”的飞动传神,又有“挂角高扳”的静寂孤影,既有长空万里飞腾、高挂飞檐斗角的生动铺叙,又有神思飞扬、具有高度浪漫风情的心理描写,别开生面,境界独造,情重意浓,真真豁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