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实的思考基础
我一直在执教小学语文高段,经常想,个性化阅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表达概括是否可融为一体?而小学生大多浮躁,缺乏研读,缺乏深入的读,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再好的果实也品不出味道来。为帮助强化细读细品意识,我的语文课往往针对一个论点或者一个现象就作洋洋大观,让他们恍然有别有洞天的感觉,很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可是光课内的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求知欲,我经常向他们推荐自己感兴趣的。今天做的也是这个工程之一角。
顾城的诗《远与近》是文革伤痕诗的代表,自发表之日起便备受争议。有争议就有不同观点,而要有理由说出自己的感觉也是一种挑战,这正是我一贯所希望的,希望学生静心品出味来,说出道道来。当然学这首诗也有一定的难度,那就是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的,应该说我对我的弟子有一定的了解的,三年来,有的经历了丧父之痛,有的经历了丧母之哀,有的经历了父母离异……为了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灵,班队课或在平时我发动学生们都展开了人文关怀系列活动,孩子们的心智大有成长。
另外,我试图尝试小学毕业班与初中的过渡。事实上,思想品德课里面都提到与初中的衔接,如去初中校园走走,了解初中生的生活常态和功课表安排等等。本人和初中老师接触中了解到较之小学语文教学,他们轻形式而重感悟,特别对作文,主要看习作有无充分的理由以及语言组织高下。我要培养我心爱的学生表达自由见解自由的语文观念。
二、 本节课达成目标明确。
1、诵读全诗,熟悉并背诵,记忆整首诗的内容。
2、通过一个恰当的几何图形,明确诗中三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起一个恰当的题目,进一步探讨对诗歌的多重理解。适时补充了温岭火车站的照片出题的话题以及老师的随笔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心理体验,为下面更好地学习服务。参与对顾城现代诗的瞬间意义的再创造,学到一种新的诗歌态度,即非预设多重理解的即兴自发为主的现代气质。
4、完整诗的形式,添加缺失的部分,成为自己创造的新诗。体现平时一贯的做法,这节课只是我强化的整个想象教学体系中的一环。
5、初识顾城,视情况另外接触一首诗歌。把一首小诗放大来读,出题又把大的内容提炼,收放自如,是坚持大语文理念的体现。
总之,我期望平实的课中有暗潮涌动,既有我的激情发挥又有学生的灵光闪闪,我在寻求与学生心灵的契合点,让课堂充满智慧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