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阳楼记》看范仲淹的士人情怀(2)

时间:2021-08-31

  二.再赏赏文章其魂

  《岳阳楼记》全文368字,却写出了“喜不忘忧,悲不失志”的士人情怀,集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于一体。

  在叙述上简洁明快:开头短短的50字,便把记叙文的要素写透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仅8个字便把滕子京的政迹写活了。

  在描写上虚实兼备:“衔远山,吞长江”写的是虚;“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写的是实。“霪雨霏霏”与“春和景明”写的是想象;岳阳楼增旧制,临洞庭写的是现实。

  在抒情上,以景带情,以情托景,十分自然。

  在议论上更是奇特,情到而论发,以点睛之笔总括全文,毫无牵强造作,矫情夸张之感觉:写霪雨霏霏,为的是表“去国怀乡”之悲情;写春和景明,为的是述胸中追求之喜意。而这一悲一喜又只是为抒仁人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进亦忧,退亦忧。而抒仁人之情其实是为壮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整篇文章一环紧扣着另一环,简洁而自成系统,增一字则觉多,减一字则觉少,堪称散文之典范。

  三.后省省吾人自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共产党宣言》的誓词亦不过如此,但范公此志却早了八百年。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确实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儒家入世精神所造就的极致的士人,他们自觉自我的要求,作为当今的知识分子确实汗颜不已。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改嫁他人,为学习,范仲淹跑到山中的寺庙里去苦读,每天里就煮一瓦钵粥,放凉后分成四块,早晚加点咸菜吃两块就算一顿,如此过日子,他却毫不在乎,怡然自得。长大后,远离家乡到应天府书院求学,同学见他生活清苦,日日食粥,便做些好吃的食物送给他,谁知他竟然拒绝不要,理由是怕现在吃了好的,以后就吃不得苦。也正因为如此,范仲淹戍边时才能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独守孤城: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见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再看看当今的现实社会,这种有着济世情怀的士人是少而又少,甚或于无了。即便对范仲淹,人们不理解,甚至会有人说他“矫情”。以致于钱学森离世前曾有此一问:为何我国当代不出大师!徐锋在2011年9月26日《广州日报》撰文分析缺少大师的原因:一是社会浮躁病毒的侵染,一些科研人员变得急功近利;二是考核制度的压力,只求出成果,堆数量;三是把学术与权术联系起来[3]。甚至有教授说“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见2011年5月22日《长江日报》)

  所以当今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更应重读《岳阳楼记》,认真学学范文正公的士人情怀。2013年12月7日《广州日报》在第一纸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的知识分子”的思考,试图解开“士的价值困惑”。作者李芳指出:“‘士’的价值,是自我内在磨练,而非闪耀的外在标签”。“既然选择了学术研究这一行,就理应承担起经济上的贫瘠和待遇上的冷淡,着眼点永远是家国、民生,绝不应该仅为一己的生活或者本阶层的生存状况奔走呼吁”。被称为“最后一个国学大师”的钱穆先生生前也曾对他的夫人讲过:“自古以来的学人,很少有及身而见开花结果的……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来支持自己向前,静待时间的考验,故其结果往往要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