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宗祠祭祖大典对联(2)

时间:2021-08-31

享堂

  过仪门,见其背面建筑也很讲究。甬道两边是廊庑,两廊庑之中就是一个大院落,比门坊至仪门的院落大得多。过院落就是享堂。享堂构建宏敞,梁木用材硕大,丁头拱眼内及驼峰、雀替、平盘斗等处雕有精美的云纹、花草纹饰,具有明代建筑风格。享堂是族内议大事、办庆典或族人聚会之地。享堂照壁后建筑也很讲究。要特别提出的是,该祠以颂扬元代至正间文人高士郑玉和郑氏宗法建设的。郑玉,一生芳洁自守,隐居乡里,创办书院,传经讲学,人称“师山先生”。因此该祠又称“师山先生祠”。郑氏后世人崇仰他,以“济美”名其堂,表示要继承先祖业绩,后世承前世之美。“济美堂”匾,高挂于享堂照壁上方之正中。

寝堂

  过享堂是天井和寝堂,是祠的最后进。寝堂地面高于前面天井136厘米。有三处石级通往寝堂,每处7级,中间的宽326厘米,两边的各宽236厘米。寝堂是祠堂中最高之地,是摆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正面靠墙须弥座上有木阶梯,是旧时按世序安放灵牌位的。牌位不是任意拿来放上去的,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送进一定位置的。灵牌是双层的,正面写有神灵(灵主)的世序、姓名及子孙落款。从祠堂三大作用(安放祖宗牌位和族人祭祀,庆典,议族内大事或族人聚会),寝堂是祠中最重要之地。寝堂地面比前边享堂高,是为了显示寝堂之庄严与神圣。

  寝堂及天井并天井两边廊庑,有石柱6根,木柱32根;享堂及院落有石柱4根,木柱26根;院落及廊庑有石柱10根,木柱10根;门厅有石柱12根,木柱14根。石柱是方的,木柱是圆的,共有方石柱32根,圆木柱82根,总共114根。从仪门至寝堂,全祠雨天可不走雨路而相通。除大门外,原来还有边门与邻近祠宇相通,今因邻祠不存,边门也已封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