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马》杜甫(2)

时间:2021-08-31

  第一段(从“中兴诸将收山东”至“万国军前草木风”)以歌颂战局突变开始。唐室在“中兴诸将”的努力下,已光复华山以东包括河北大片土地,捷报频传。《诗经·卫风·河广》云:“谁渭河广,一苇航之”, 三句代用此句以表明克敌极易,安史乱军的覆灭已成“破竹”之势。当时,安庆绪困守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因此说“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既是肯定与赞扬当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平叛战争中的地位和功绩,又表达希望朝廷信赖诸将,以奏光复之功的意愿。以上多叙述,“京师”二句则描绘了两个充满胜利喜庆气氛的画面:

  长安街上出入的官员们,都骑着边地的名马(“汗血马”),春风得意;助战有功的回纥兵则在“蒲萄宫”(汉元帝宴请单于,此借用。)倍受款待,大吃大喝。

  “餧(喂)肉”二字传神生动而略寓讽意(诗人一贯反对借兵于回纥)。从“捷书夜报”句至此,句句表达战争克捷之意,节奏急促,似有破竹之势。以下意略转折,“已喜皇威清海岱”,此时河北尚未完全收复,因此说“清海岱”(海岱,指古青、徐二州之域);“常思仙仗过崆峒”一句启下,意在提醒肃宗居安思危,勿忘銮舆播迁、往来于崆峒山(在今甘肃平凉西)的艰难日子。紧接以“三年笛里”一联,概括地描绘出战争带来的创伤。此联连同上联,抚今追昔,痛定思痛,淋漓悲壮,欢快中稍作跌宕,极抑扬顿挫之致,将作者激动而复杂的心情写出。因此胡应麟说“三年笛里”一联“以和平端雅之调,寓愤郁凄戾之思,古今壮句者难及此。”(《诗薮》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