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赏析

时间:2021-08-31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本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试比较本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赏析。(4分)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春望》的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荒芜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1分);《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深”字,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山寺的幽深宁静(1分),表达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1分)。

  2.在烽火战乱中,能够收到一封家书十分不容易(1分),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1分)。

  对比赏析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杜甫《春望》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赏析)】相关文章:

1.杜甫《春望》阅读答案

2.春望(唐)杜甫 阅读答案

3.杜甫《望岳》《春望》阅读答案

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答案

5.杜甫《春望》 阅读答案

6.杜甫春望阅读答案

7.杜甫的《春望》阅读答案

8.春望杜甫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