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3)

时间:2021-08-31

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7

  读了《弟子规》,我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要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那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了,父母亲就少了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

  己应该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样才会做呢?那就要多学知识。我一定在平时好好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那样的话,我就会做得更好。我觉得《弟子规》对我的一生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如何做一个宽容诚信、知恩感恩的人,教导我们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感受社会的美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要我们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

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8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作者是清朝的一位教书先生——李毓秀,他告诉我们,按照圣人孔子的思想,应该遵守哪些规矩。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讲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而这句话也在《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最基本的“孝”讲开去,层层深入,直至最后的“学”字,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古代先贤所谓的“规矩”。钱文忠先生解读《弟子规》也没有想象中满篇的之乎者也,反而用词用语十分贴近生活,用古今中外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详解了全书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

  而今,虽然随着社会进步,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各种“不规矩”在我们的身边上演,长此以往,社会如何和谐。所以,只有懂规矩,守规矩,大家本着原则和信条做人,社会才能有序、平稳、健康。所以《弟子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时代背景下对孩子的教化启蒙,在现今也有着其对社会的现实意义。但是真正理解或者说学习规矩,不能也不是简单的背诵,而对照“规矩”的反思和自我检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是正确的学习过程。否则,就算能倒背如流也不过是死读书而已。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文化落地为文明”,将规矩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践行,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和礼仪规范接触社会,进入社会,乃至服务社会。唯有如此,你才能被广泛认可。而一个有着完备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基本规矩和道德的“人才”是很难被社会所接纳的。因为,知识和规矩的失衡很有可能导致知识成为某些人谋求不正当利益、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武器,此类例子触目皆是,我想不必赘述——而且,这也只是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规矩的重要……

  当书本翻过最后一页,细细品味起来,觉着钱文忠先生的解读平实、易懂,而且有许多地方在原意上做了符合实际的继承和发展,也算是真知灼见,做到了古为今用。我想,如果我们能如主讲者所期望的哪样将先贤的`思想精粹吸收融入日常的生活中,或许我们的生活能有更多亮彩。

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9

  在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要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讲信用。以前妈妈说我做错事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耐烦,现在我知了这样是不对的。在暑假里我帮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书桌……弟子规使我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在书中的解释是说:借了别人的东西,应当及时归还。如果别人向你借东西,有的话就痛快的借给别人,不要小气。我想起有一次我的水性笔没墨了,问同桌借。她却说::“不借!这是妈妈买给我的,可好写了,我怕你会弄坏的!”我很生气,一节课都没有理她。在我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帮我买了一支有喜羊羊和美羊羊彩色图案的水性笔,我可喜欢了,于是心想:要是同桌来借笔,我坚决不借!哼!谁叫她先前不借给我!机会来了,下午第一节写字课,我拿出笔来,故意慢慢地写,想象着同桌会怎样来借笔。可左等右等等不到,却感觉身后有人拿尺子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郭全。他用哀求的眼神对我说:“我笔没墨了,借你的一支。”我本来不想借的,可他又不是同桌,好像应该借。但我这只水性笔那么漂亮,万一他弄坏怎么办?

  这可是我求了妈妈好久才买的呀。本来是要向同桌炫耀的,现在却要借给其他人。借还是不借呢?犹豫中,同桌却说话了:“他不会借的,要是我,我也不借!”我这时才发现同桌说的话有点对,一支新的笔,谁不爱?还真有点不想借。可是,如果不借给他,不就像我昨天没借到笔那样难受了吗?哼!我才不像你这么小气呢!

  想着,我赶紧把笔递给郭全,还叮嘱他:“要小心用啊。”他点点头,充满感激的说:“谢谢你!”从此,不管谁问我借东西,我都会借,因为我体会到了借不到东西时难受的心情。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问别人借东西时,如果别人不借,不要埋怨他们,或许他们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问我们借东西时,我们有的就一定大方借给他,否则别人会很难过的,可能下次我们再问别人东西别人就不借给我们了。如果没有也明白告诉他,好让他再问别人借。就像老师说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