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随笔(2)

时间:2021-08-31

  我开始修改教案.课的导入我准备营造一种憧憬美好山水的氛围,在制作课件时我精心挑选了两张山水图片,让学生先对画面进行描述,然后询问学生看了风景的感受.我在让学生谈了对山的感受后,推荐了杜甫面对高山的感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水的感受我则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两岸的石壁, 石壁的丛林,丛林的藤蔓,都齐刷刷地倒映在水中,此时,五脏与六肺,心事与灵魂,都被这水洗得清亮亮的.同时,我在画面上打出八个字:“山在镜中,镜在山里”.这样的导入应该能引起学生对山水美好境界的向往。走近作者环节,我打破了过去的简介手法,而让学生勾画对作者的生平感兴趣的部分,并对作者的生活做简短的点评。

  除此之外,我把课堂的重点放在朗读上,在形式上有范读,配音读,齐读,个人读,男女生分开读.在不断的朗读和感悟中,去想象作者笔下所展示的情景的美好。在读中悟,悟中读。在读中渗透想象,用想象带动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旋律,读出感情。在解读课文的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贯穿始终:

  (一)文中写了哪些景?

  (二)作者通过写景抒了什么情?

  (三)文中的写景用了哪写手法?在具体解读文本的环节中,又以问促读,设计的问题大致如下:朗读本文宜快还是慢?为什么?对于此问题我还预想用这样的方式解释:这就如我们到风景名胜去观光,只能慢慢的步行,而不能坐在车上浏览,所以读时宜慢,不宜快.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中展示的美景,我设计了这样的辅助问题:

  1、杜甫如何写山高,郦道元又是如何写的?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山高的角度?

  2、面对石壁,你会想到哪些词?光秃秃的石壁为什么会有“五色”,你认为这是哪来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