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与张若虚之死有什么关系

时间:2021-08-31

  《春江花月夜》阔达的意境,优美的佳句,不仅带动了隋廷的诗风转变,也为唐诗的推陈出新,高潮迭起功不可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与张若虚之死关系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唐朝诗人张若虚离世已经是1300年了。他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风范为后人留下了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春江》所描绘的景色几乎成了人们心驰神往的恬静图画,因此,张若虚也成了华夏民族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近百年来,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欣赏。

  一首好诗让人顶礼膜拜,反复咀嚼让人浮想联翩。百年来《春江》诗的艺术魅力让无数人倾倒,艺术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识和发掘,注释和评论热闹非凡。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称张若虚的《春江》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之冠”。成为了脍炙人口千古绝唱,还有了“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赞誉之高,成为古今之最,令人瞠目。震撼之余,反复欣赏这些注释评论,还是云里雾里,空穴来风,意犹未尽,不足以给人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足以让人获得清晰的主题或者是理性的东西,酒还是那个酒,只不过是美化了瓶子,甚至让人怀疑注释评论的确切性和可靠性。

  那么,张若虚的《春江》诗到底是在说什么?在《唐诗三百首》和一些古代文学作品选里,可以看到许多评论和译文,说《春江》诗是“以月亮为描写对象,抒发了思妇与游子的离情别绪,表达的是人间最普遍,最永恒的感情”。还有注释说是“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美景。”等等,其它注释大同小异。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注释,思妇怎么就成为了诗中的主人公,思妇的爱情怎么就成了离愁别绪的主题。人们不能不问,这是从何而来。资料可以见,来源比较早的是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对本诗的评注:“此望月而思家也……有乘扁舟为客者,有登楼而伤别者,己与室家是也。遂叙闺中怅望之情,久客思家之意。因落月而念归路之遥,恨不能乘月而归,徒对此江树而含情也。”还有清代文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五中“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的评注。如果没有其他可以参考的资料,这样定义《春江》诗的主题,应该是注释者对直观文字做出的顺理成章、合乎情理的表达,既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情感的浪漫追求,又表达出人们向往完美生活的共同愿望。这样的评注一直延续至今,也为大部分现代学者所公认,并被录入了中国文学名著以及各种影视作品中,还引入到了学生的教科书中。现在,如果停留在这些注释中,欣赏明月之美,品味思妇之情,也足够我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编释者们为我们提供的丰美盛宴,也足够我们心安理得的陶醉于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中。但是,当我们研究了南北朝历史以及隋唐的历史,细读译文,总是感觉这些注释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不是那么贴切,有缺枝少叶,花叶不一,有貌合神离之嫌,不但偏离正常思维逻辑,结构上缺乏连贯性和紧密性,还有可能曲解了诗人的本意和主题。人物上定位,本诗从天地人的角度去描写春江花月夜,场面之大,开局之宽,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思妇游子之情,是否有虎头蛇尾,大马拉小车之嫌,又显得狭义和浮浅。对于一些关键词句的释义,更显得题不搭意,是是而非;遣词释意,呆板僵化,甚至是依葫芦画瓢,不着边际;一些人甚至是按照现代的思维方式,缺乏时代的考证,就事论事,进行表象化的议论,是否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更显著问题是,一些注释者在欣赏了前半部分,就被诗人所描绘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所痴迷,沉醉于景色中而不能自拔,下文的注释也就虎头蛇尾,马马虎虎,断章取义,不求甚解了。就其诗的形式上,即便有人说本诗是一首“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也只是从一个侧面,泛泛的表白,并没有构成对全诗整体的关联和紧密的衔接。在诗的题材上,诸如哲理诗、爱情诗,山水诗,闺蜜诗,抒情诗等等,范围十分宽泛,还有人合并几种形式进行了笼统的定义。一直以来,还是很难看到一篇情景统一、主题连贯、人物完整、通篇和谐的注释。注释成了一幅见景不见人,见物不见事,缺失主题,缺失情感的春江花月夜风月图画。更是没有回答我们所关注的问题,诗的主题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要表达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诗体裁是什么,属于那种类别;张若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有什么样的身世,为什么张若虚现存诗仅有两首,又没有其它手稿和文集的发现,甚至在全唐文献中无人提及!这又是什么原因,会出现如此的结果!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迷。  历史上,文学名篇的产生,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处世哲学、文学水准是密不可分的。“诗言志”也好,“诗言情”也好,手法上的“赋、比、兴”也好,都是诗人通过语言文字对事物的表象,采取不同的抒情手法、不同的体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抒发胸意的艺术方式。看似比较直白的作品,也有其不同的含蓄和寓意,需要我们认真的辨析和把握。我们只有认真地了解名篇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人的品质,把握诗人的出发点,才能准确定义他们的作品。否则,只能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停留在前人设定的堰塞湖中,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若是出现较大的偏颇,将是南辕北辙,失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