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表情述志的方法,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②培养学生感受诗歌意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品读经典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③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情景理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启发学生通过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人生哲理;

  ②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生自由回答。)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说出了这么多写月亮的诗句,并且这些诗句中的月亮各有独特的含义,寄托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以下这么多的月亮大体有哪几种含义。

  1、征夫游子思乡之情。例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女子相思怀远之情。例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离愁别绪之情。例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怀古伤今之情。例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例如: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