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吸收各种营养才会健康(2)

时间:2021-08-31

写的过程比较顺利。这两年一直沉浸在满洲国的气息里,写得很长,很疲劳,但是确实有种快感。因为人物众多,时间跨度较大,在人物的前后连贯上要尤为一致。常常是一个人物在某一年出现了,跨了两年之后,他又重现了,而这个时间变化所带来的人物命运变化要把握得体、准确。还有,那就是写到三分之二时,有一种分外疲惫的感觉,但这并没有冲淡我写作的信心。

  您的写作速度如何?

  我写得不快,每天2000字,最多3000字,否则身体吃不消。这样写语言比较干净,是琢磨出来的。

  能谈谈您的创作经历吗?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童年的经历对您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时候我是在外祖母家里长大的,那是个挺广阔的空间,感觉人就很渺小。呼吸什么空气会产生什么气息,童年的经历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你的写作。北极村是我的出生地,是中国最北的小村子。每年有多半的时间被积雪覆盖,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我记得那里的房屋的格局、云霞四时的变化、菜园的景致和从村旁静静流过的黑龙江。记得姥爷、姥姥、小舅和二姨,记得终日守护着院子的一条名叫“傻子”的狗,记得一位生了痴呆儿的喜欢穿长裙子的苏联老太太……于是我在写《北极村童话》时充满了幻想,完全没有感觉是在写小说,而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如饥似渴地追忆那种短暂的梦幻般的童年生活。当我写完它时,对它充满了信心。毕业回到家乡当山村教师,我又对它做了局部修改,然后投给两家刊物,都被退回,说它太“散文化”。我自己对它几乎失去了信心。1985年,省作协在萧红故居呼兰县办了一期小说创作班,我去参加了一段时间,其间《人民文学》编辑朱伟来讲课,在他临离开呼兰的前两个小时,我忐忑不安地将《北极村童话》交给他,让他看看,这像不像小说?朱伟当时正在会议室休息,他说马上要走,只能翻翻。我很失望地回到房间,想他也许连翻也不会翻一下。在他即将出发前,他找到我,未等我问他如何,朱伟说,这篇小说不错,为什么不早些寄给《人民文学》?朱伟带走了《北极村童话》,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我一直认为它是我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喜欢采取童年的视角叙述故事,使人感觉很清新、天真。写作是从师专开始的,1981年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去了大兴安岭师专学中文。课程不是很紧,图书馆里能看的书我都找到看了,并开始悄悄地写作,毕业时就开始发表作品,这样大概写了十几年——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一个。

  您最近读些什么书?您怎么看待读书和写作的关系?

  我读的书一直很杂。喜欢读人物传记、民俗学方面以及美术方面的书。最近重新读一些师专时读过的名著。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我感觉他的确了不起,他笔下的妓(ji)女马丝洛娃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而我们有些小说的所谓“圣洁女性”形象却给人卑琐之感。这就看出大师与普通作家之间的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