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赤壁赋》教学实录(2)

时间:2021-08-31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