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鉴赏(2)

时间:2021-08-31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菜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上一篇:长恨歌的主义 下一篇:长恨歌全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