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这个用人方略对谁有利啊,对安禄山是大大的有利,首先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胡人,另外在胡人里头他也是一个寒门,出身非常低,天时地利都对安禄山有利,能不能出头就看个人造化了。安禄山造化怎么样呢?造化也是超一流的,到天宝元年,他已经荣升为平卢节度使,张九龄是多大的建制呢?按照唐玄宗时代那个规格,大概是三万五千人上下,从三万五千人之一一跃升为三万五千人之首。这个跨度可是够大的,那我们也都知道,当时符合寒族胡人条件的肯定不只安禄山一个,怎么他就蹿升得这么快呢。
解说:在李林甫为唐玄宗出主意的时候,他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日后给唐朝掀起滔天巨浪的安禄山会因此发迹。但是也要看到,当时符合条件的胡人很多,为什么偏偏安禄山能脱颖而出呢?安禄山身上有那些优势呢?
安禄山除了外部条件有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个人素质也是非常好的。个人素质怎么好,他有两项素质非常优秀,第一,暗地特别能战斗。我们不是讲过,当时唐朝在东北的主要敌人是奚和契丹吗,这两个民族经常联合作战,把东北搞得很不消停,很多节度使包括发现安禄山的那个张守珪,都栽在他的身上。可是自从安禄山当了当了节度使,那就不一样了。朝廷就经常能听到捷报了,而且这个捷报可不是浮夸风,虚报数字,那是实实在在地抓到俘虏。《资治通鉴》说安禄山是“岁献俘虏,不绝于路,州县疲于递运”。什么意思呢?每年都往朝廷献俘虏,而且一拨又一拨,州县都运烦了。
最夸张的一次是天宝九载,他一次性献奚人俘虏八千人,多大的一个数字啊,可能我们就要研究研究了,安禄山比别人强在哪儿啊。他怎么就能这么战功卓著呢?唐朝那本笔记小说《安禄山事迹》有一段话总结得非常非常好,是这样说的。“蕃人归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劲兵讨论之,生得者皆释而代,锡以衣资,赏之妻妾,前后节度使招怀夷狄,皆重译告谕夷夏之意,因人而传,往往不孚,禄山悉解九夷之语,躬自抚慰,曲宣威惠,夷人朝为俘囚,暮为战士,莫不乐输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