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教案(2)

时间:2021-08-31

  【字词点击】

  文言字音:

  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猃狁(xiǎn yǔn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我行不来(lài):无人慰问。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语句透视】

  「语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透视」:古人评价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古人评价二: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今人评价: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起来令人潜然泪下。

  【片段扫描】

  「片段」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赏析」

  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片段」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曰戒,玁狁孔棘。

  「赏析」

  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