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薇教学实录模板(6)

时间:2021-08-31

  师:对,以红花来衬寥落行宫和白头宫女,表现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和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但除此以外呢?大家有没有注意第四句诗中的“闲”字?

  生:“闲”应该是无聊的样子。

  师:与红花相对呢?

  生:红花美景与无聊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的哀怨。

  师:很好。一首小小的诗中三处乐景写哀,大家都准确地分析到了。对刚才说的王夫之的论断,有人表示怀疑,认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根本没有“乐”可言,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然后说说你同意哪种观点,如果是同意写“乐”的,说出“乐”在何处,如果是同意写“哀”的,也要说出“哀”在何处,如果有不同于这两种看法的,也可以谈谈。

  (学生思考并讨论。)

  生:我认为是写“哀”,第六章写得很明确,“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心似箭,但由于大雪天气,归程被耽误了,而且又渴又饥,所以内心充满悲伤。

  生:我也认为是写“哀”,但我觉得“哀”的原因主要不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因为戍守的时间比归程的时间长多了,而且戍守时也提到“载饥载渴”,所以归途中的这些遭遇比起戍守时已经好多了。之所以能够回家了还感到悲哀,主要是因为第五章提到“■狁孔棘”,作为一个爱国的战士,敌人并没有被完全击败,还有那么多的战士“靡室靡家”,所以虽然自己马上将“有室有家”,但心里并不快乐。

  (很多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生:我认为是写“乐”的,虽然路途不便、载渴载饥,虽然敌人没有完全被打败,但自己毕竟能回家跟亲人团聚了,这样的欢乐可以冲淡一切哀愁,所以第六章虽然写到了“莫知我哀”,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却实实在在地在写“乐”,是用哀景写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