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毕淑敏读后感2

  毕淑敏女士真是好文笔好胸怀,字字精辟,说到了我的心坎儿里。她经历坎坷,豆蔻年华时无可选择地被命运抛到海拔几千米的世界屋脊上。她曾经在死亡边缘挣扎过,在昆仑山恶劣的环境中死亡就像“一把把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地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于是就常有生命骤然折断,滚烫的血沁入冰雪”。我最喜欢的毕淑敏名句之一:“爱一桩事业,就奋不顾身地投入;爱一个人,就斩钉截铁地追求;爱一个民族,就挫骨扬灰地献身。”

  毕淑敏给优秀女人下了这样的定义:优秀的女人“首要该是善良,其次是智慧,还有勇气和美丽。”

  记得在国内读书时,曾经有女生对我说她只打算活到六十岁。我问为什么?她说六十岁以后的自己一定是满脸皱纹,丑陋不堪;她将再也没有勇气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也没有勇气面对未来的老公。

  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有好运气从父母处得来一副好皮囊,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之貌毕竟只是少数。她的如花娇颜就那么十几年时间,岁月的痕迹早晚会无情地爬上她的脸,她早晚会不得不借助化妆品来遮盖眼角的细纹。然而如果幸运的话,她将会和心爱的他一起度过激情燃烧以后的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永恒的是她日积月累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优雅自信的独特气质。她可以像张曼玉一般性感动人优雅妩媚,像赵雅芝一样荣辱不惊从容淡定,也可以像许晴那样浑身散发着典雅品位知性魅力,还可以像蒋雯丽以一种亲切质朴邻家大姐的方式绽放美丽。她的独特气质是“善良、智慧、勇气和美丽”的综合体现;不能装,更不能靠冰冷的手术刀来改变。她不浮躁也不华丽,有的'只是如梅的清香,如水的淡然;不管年龄如何,不管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人生起伏,她都将一如既往的心地善良,宽容善待周围的一切;她一直有清澈的眼瞳,干净而无邪。她的心干净,所以她会一直美丽下去,因为岁月会漂洗一切杂质,会让纸变成灰,该成金子的变成金子。当她不再以天使面孔魔鬼身材来诠释美丽的时候,她在他眼里将依然是最动人最灿烂最不可阻挡的。这样的她一定能够优雅地活着并优雅地老去,值得他动情并珍爱一生。

  “我喜欢爱花的女性。花是我们日常能随手得到的最美好的景色。从昂贵的玫瑰到卑微的野菊。花不论出处,朵不分大小,只要生机勃勃地开放着,就是令人心怡的美丽。不喜欢花的女性,她的心多半已化为寸草不生的黑戈壁。

  我喜欢眼神乐于直视他人的女性。她会眼帘低垂余光袅袅,也会怒目相向入木三分。更多的时间,她是平和安静甚至是悠然地注视着面前的一切,犹如笼罩风云的星空。看人躲躲闪闪目光如蚂蚱般跳动的女性,我总怀疑她受过太多的侵害。这或许不是她的错,但她已丢了安然向人的能力。

  我喜欢到了时候就恋爱到了时候就生子的女人,恰似一株按照节气拔苗分蘖结粒的麦子。我能理解一切的晚恋晚育和独身,可我总顽固认为逆时辰而动,需储存偌大的勇气,才能上路。如果是平凡的女子,还是珍爱上苍赋予的天然节律,徐步向前。

  我喜欢会做饭的女人,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手艺。博物馆描述猿人生活的图画,都绘着腰间绑着兽皮的女人,低垂着乳—房,拨弄篝火,准备食物。可见烹饪对于女子,先于时装和一切其他行业。汤不一定鲜美,却要热。饼不一定酥软,却要圆。无论从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角度想,“食”都是一件大事。一个不爱做饭的女人,像风干的葡萄干,可能更甜,却失了珠圆玉润的本相。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畏惧。知道谢自己,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

  毕淑敏读后感3

  毕淑敏是中国当代一位女作家。她的作品大多都与女性有关,她的文章中描写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其中,有一位女性让我过目不忘。

  那是一位相貌丑陋却气质高雅的女经纪人。作家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在为一群刚入职的年轻人讲课。她精彩犀利的话语给作家留下深刻印象。后来,毕淑敏采访了这位长着龅牙的成功女士。当时,她刚刚为客户赚了许多钱,但是除佣金外,她没有向客户多收一分钱。正因如此,龅牙女士在业界拥有极好的口碑。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她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工作的经历。她曾翻着电话簿给有名的大公司打了四百多个电话,其中只有一个总裁愿意当面听她谈谈期货投资问题。

  接着,作家问她,她的这般容貌在工作上会不会给她带来压力。她爽朗的大笑,并有理有据地说明了其外貌具有的优势,其言谈间的自信令人心悦诚服。最后,她们又谈到对生活的要求和人生的志向。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

  我把这位女士的成功要点总结为:智慧、勇气、自信和顽强。其中,她的勇气最让我佩服。她刚出世,没有任何力量可依靠,无所畏惧地为自己寻找机会。这份勇气,这份魄力不是谁都有的。面对一个佳丽如云的城市(深圳),生得这般容貌,还能自信地走进写字楼,这份傲气也不是谁都有的。

  一个人的高低贵贱,并不写在脸上,而是源于人的内心。一个人良好的品质足以掩盖其外表的不足,外貌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位龅牙女士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卓尔不群的灵魂,她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毕淑敏读后感4

  毕淑敏——有人这样评价她: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毕淑敏似乎自立门户,不能把她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的语言标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骏马,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把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人人都经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毕淑敏《爱怕什么》以散文的形式,以诗一般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世界上最有记忆的金属,她是那么具有夺目的光泽,是那么具有多艳的色彩。“爱”是人世间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毕淑敏对“爱”的深刻理解打动了我。

  “爱一桩事业,就奋不顾身地投入。爱一个人,就斩钉截铁地追求。爱一个民族,就挫骨扬灰地献身。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悔。” 从毕淑敏对“爱”的诠释中,不难看出她对“爱”那种独有释怀。阅读这篇散文,感觉毕淑敏对“爱”的解释特别具有生活的气息,特别具有人性的舒漫,使“爱”更具有人性之魂。在她的笔下,“爱”怕撒谎,“爱”怕沉默,“爱”怕犹豫,“爱”怕模棱两可,“爱”怕沙上建塔,“爱”怕无源之水,“爱”怕假冒伪劣,“爱”怕刻意求工。毕淑敏在散文中从广泛的多视角诠释了“爱”的博大、“爱”的坚固、“爱”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对“爱”的强调,足以保有一份人世间的真“爱”真“情”,能使孕育万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长明的温暖的灯。

  在阅读中,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工作,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倾注爱?倾注多少“爱”?是“一生,还是“一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倾注的是毕生的精力和爱,教师更应具有母亲的博大情怀和终生的“爱”,因为教师的职业就是以“爱”的呵护,“爱”的德行,照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记得听过这样一个事情:有一个班主任,她让班里的学生写出老师最喜欢谁,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写了自己的名字。我会带给学生这样的感觉吗?我没有勇气测试,更没有自信回答“是”。尽管下定决心要当一名爱学生的好老师,可有时态度也会急躁,也会因忙碌而忽视孩子的情感。而我在毕淑敏散文中,体味到了“爱”的真谛—— “爱是神奇的化学试剂能让苦难变得香甜,能让一分钟永驻成永远,能让平凡的容颜貌若天仙,能让喃喃细雨雅过雷鸣电闪。”“爱”是教育者的情怀,“爱”是教师的职业特性,“爱”是灵魂工程师们的之情,“爱”是学生成长的土壤,“爱”是学生快乐的源泉。“爱是孕育万物的草原。在这里,能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爱都会赠与你。” 让我们尽情的赋予学生们更多的“爱”,面对鲜活充满童贞的孩子们让我们释怀人本的真“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见“爱”的花朵成长的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