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的人格魅力及写作风格(5)

时间:2021-08-31

  他的文章从整体上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又非相识的妥帖感和新颖感,是文本与人本的有机统一,突出了创作主体在散文创作中的人格力量、思维能力和情感机制,还有框架逻辑行程。在她的散文中既能从感性的具体到知性的抽象,又能从知性的抽象到感性的具体。

  散文创作是以直面的形式面对读者,它直接展示的创作主体的感情情绪和人格面貌。毕淑敏就把真实放在首位,坚持艺术创作的生命。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所说:“在一切文学类别中最难做假、最逃不过读者眼睛的就是散文。”她坦诚面对读者,与读者进行真诚对话,所有感情都是亲身实践或自己的内心情感归属的写照。抑或重温儿时旧梦,抑或轻描淡写生活拾贝,或抒胸中之意表内心所感,毫不掩饰喜怒哀乐惊恐惧来抒发自己情怀。

  有人这样评价她:“在热闹浮躁的文坛,毕淑敏似乎自立门户,不能把她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不以学问见长,必要以前卫语言标榜,不是江南青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骏马,似乎是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走来,而又不完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经常把生活中的平常事

  作为审美客体,把都经历过的事写得妙趣横生,朴实无华的文风,有“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她的文字温婉、细腻、柔美。能用含蓄的表达表现自己想要抒发的感情,比如《向红柳忏悔》写的是三十年前在西藏当兵时,司务长命令去挖红柳当柴烧,可那是沙丘中唯一的绿色,看着被掘走的红柳的沙丘,她感到的是一种残忍,是一种对生命的藐视,于是她说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猫着呢。足见她对红柳的惋惜和怜爱,同时另一方面也批评了包括司务长在内的滥砍树木的行为。通过写残迹的惨状来抒发一种厌恶,这是其中隐藏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