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城》中的生命理想(2)

时间:2021-08-31

  二、对乡土现实的忧虑

  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不可能不面对现实,同样沈从文也清楚的意识到美好家园所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他也意识到了现实故土中存在的“失落”和“退化”,并为之忧心和痛苦。然而沈从文不是鲁迅,他做不到以“弑父”的悲壮将乡土中所有的苦难、愚昧、病态以及衰败毫无保留的进行呈现和剖析。于是在这种矛盾中,他开始探索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文学表达之路。

  一方面,大革命的失败为印象中最完美的小城也带来了血雨腥风。社会黑暗随处可见,繁重的苛捐杂税,四处泛滥的毒品鸦片让千百年来湘西保留下来的正直、善良的人情不断消失,记忆中美好的母体千疮百孔,溃烂不堪。

  另一方面,湘西楚文化遭受到的外族冲击。沈从文从小受楚文化滋养,对湘西有着排他的深爱。《边城》中既有龙舟竞渡这样的民俗文化,也说明了一营戍兵的存在,尽管文章特意说明了,“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变故发生的”,为故事创造了一个太平的历史环境。然而“十余年”和 “军事”两词的存在也暗示了湘西为外族侵占,以及湘西民族背后血与泪的抗争史。翠翠妈妈与军官的私奔,也暗喻着外来人对乡土祥和、宁静的破坏。

  在小说《边城》的最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当老船夫想到了死去的女儿,便联系到了外孙女翠翠,也预感到了她莫测的命运,却只能用貌似镇静和刚强的话来安慰翠翠“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然而对于命运无从掌控,也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湘西文化在向现实社会迈进中其路途也必然令作者担忧。尤其是最后,雷雨交加,老船夫死去,象征边城的白塔轰然倒下,渡船无处可寻的场景其实也正是作者对民族未来的发展的悲观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