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边城》的理解、不满与猜想(2)

时间:2021-08-31

  所以,《边城》演的是一出人性的喜剧。

  不满与好奇。

  我觉着,电影做得很粗糙。

  有人会说,,那个时代,能这样就不错了,听上去有几分道理。我也觉的影片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在画面造型语言和场面调度方面,我觉得电影营造出来的整体气氛和沈从文原著小说中的气氛还是挺契合的,秀美的山水,甜美的歌声,纯美的山人,凄美的爱情。

  可我认为影片中的两处硬伤却影响了这样一种氛围,其中一个关于光,在一些傍晚及天黑的场景中,整个画面我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就是黑压压一片,也许有人会说:“你懂什么呀?暗淡的光线符合电影的气质,能反映人物压抑的心理状态。”这点我也赞成,我也愿意这么去解读,比如翠翠和傩送二老首次邂逅的场景,翠翠等爷爷来接她,可爷爷却和友人吃醉了酒,翠翠一直等到天黑,看赛船的人都散去了,这时翠翠的内心状态应该是埋怨中带着一些害怕,同时又为爷爷担心,一直到捉鸭子的傩送二老出现,两人有了一段很有趣的交谈,应该就是在此时,两人对对方心生好感,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在伴着傍晚恰到好处的暗淡的光,美好中带着些许压抑,多好的一场戏,可偏偏这光太暗了,以至于所有的美好都消逝在“黑暗”之中。我并不是在否定创作者,我只是觉着灯光师应该在布光上更用心一点,总会找到办法的。(当然就算是牵扯到预算之类的问题,也应想办法克服,发挥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么。)

  还有一点,就是声音的问题。首先,很多环境声录的很糟,听上去有些失真,而有些场景干脆连环境声都省了,比如影片中有很多下雨的场景,其中有有几处根本听不到雨声;其次,声画同步做得很差,口型都对不上。我不知道影片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采录同期对白,反正影片中的对白是后边配上去的,及其不自然。最后,相信所有人在看电影的过程当中都曾被一个低沉的,要死不活的女声深深的吸引,没错,就是念旁白的那个声音,对于这一声音,我只能用“太有特点”来形容,这样不好,太引人注目,这会打断观影的连续感,影响观影质量,自然不利于电影主题的表达。我不知道当时是在什么一种情况下选得这位女旁白,是她“级别”比较高?还是她比较便宜?(估计不是,要是的话导演直接上不就行了。)在不就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跟我们现在不一样,可同属于80年代的《黄土地》和《红高粱》不是直到现在都还深深的被一代代的年轻人顶礼膜拜吗?于是我就在网上查了一下,本片的导演凌子风属于我国第三代导演,小时候爱看戏,学雕塑出身,经历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自然还有文化大革命。本片是改革开放后的片子,而他又是老电影人,怎么会察觉不到这些影片的硬伤呢?可我想真正的原因只有当时制作这部电影的人才知道,又或许没什么原因,他们觉得这样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