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探析(3)

时间:2021-08-31

  综上所述,从第三部分送别的雪景、句式结构和题名来看,这首诗就是一首歌咏白雪的写景诗。即使在离别这样忧愁之时仍然对西北边塞的雪景充满着好奇,那真是“岑参兄弟皆好奇”啊!

  二

  那么这首诗中引起诗人好奇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从客观上来说,西北边塞边地苦寒、士卒劳苦,雪更加强了将士们的艰苦的感觉。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岑参一点艰苦的意味也没有。从其好奇的眼睛看来,这里充满着新奇浪漫的情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强劲,连坚韧的白草也吹折了;于是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雪漫天。一个“即”字透露了诗人好奇的心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寒冷才会下雪,但诗人并未感到大漠的寒冷与荒凉,反而把这塞北的寒风看作江南的春风。被雪覆盖凝结的千树万树成了江南白花盛开的梨树。寒冷干涩的塞外雪花在诗人的眼中变得那么皎洁、鲜润、明艳、飞动。所以塞外的酷寒恶劣环境却如诗人家乡江南一样美丽,哪有“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感觉呢?即使飞雪“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种酷寒也并没有给人产生怨苦的感觉,而是南方人对西北边塞严寒的心理征服,即旁观者新奇的全新体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千里冰封的辽阔大地、阴云惨淡的天空,虽然透露了些许离别的忧愁,但是我们知道诗人关注的不是离别的心理体验,而是离别时的种种景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别时饮酒的豪爽,西北边地异域乐器所奏音乐的异国风情。这在内地几乎是没有的场面。同样是新奇而热闹。“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从第一部分对雪花与酷寒的玩赏心态来看,纷纷暮雪显得那么温馨,犹如梨花的飘落。寒风抖动着的红旗,一瞬间就凝固了。漫漫洁白的天地一片猩红凝固在天际,犹如诗人火热的心在塞北暮色的严寒中坚定、闪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路上的雪就像洁白的地毯,好让武判官他们离别时不染一点纤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在洁白的大地上,一忽儿离人们就不见了,好像他们在人间消失走到天上一般。诗人该遥想着,京都亦如天上宫阙那么遥远而神秘,承载着诗人无限的憧憬。总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联诗应该奠定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塞北成了诗人的家乡江南,雪花成了家乡春天的梨花。雪天的塞北在诗人眼里显得那么新奇浪漫,连离别也变得轻松而富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