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老师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生活老师工作总结3

  时间过得很快,回顾这一年,感触颇深。好像很忙碌,却感到很充实而有意义,有压力的同时也有了工作的动力。作为学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新主角,之前我并没有太多任职此工作的经验,只能是在探索中慢慢积累。可是在校级领导的指导和自我的不断努力下,觉得自我的工作还是进行得有条不紊。可是在宿舍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的不足和漏洞。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就寝前纪律乱,晚上就寝铃声后仍有说话现象。

  2、打闹现象存在。

  3、学生卫生意识有待加强,下课归来后宿舍卫生环境遭到破坏,脏乱差现象严重。

  4、学生中午写作业时有抄袭现象,周日返校后也存在写作业和抄袭作业现象。(经严抓整改后周日现象得以消除)。

  这些现象的发生我有不可推卸的职责,这种现象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觉悟不高,对重要事项重视严重不足。就算是有认识,也没能在行动上真正实行起来。

  2、思想觉悟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本人对他人不尊重。对待工作的思想观念不够深刻、不够负责。

  3、平时生活作风懒散、粗心大意。

  对此我决定做出如下整改:

一、在思想方面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经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模范带头。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并把学校的总体工作思想为工作指导,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主线。时刻牢记自我的职责,借鉴其他生活教师的管理经验。服从上级的安排,认真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思想,深化思想观念。始终坚持着鲜明的工作思想,使在生活管理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在工作方面

  1、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就寝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不仅仅针对学生,还针对教师制订了贴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我们的行为习惯。在下学年我会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教育,早起晚睡检查学生的就寝情景,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及时加强教育,问题严重的按时上报学校。经过学校,班主任的共同努力,还有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使我校住校生的就寝纪律不断提高,不断提高。

  2、狠抓养成教育,促进卫生行为。

  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于成功了一半。加强对于学生的内务,用品,宿舍卫生检查与管理。物品摆放不规范的不能过关,床上东西丢三拉四的可是关。卫生达不到要求的可是关,主要目的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职责心。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着破坏公物,欠缺卫生意识,处事不认真等错误问题,经过谈话、交心、教育、开导等形式来纠正他们的错误。对宿舍,物品,用品的卫生进行严格打分,并且打分情景按时公布,同时在周总结会上总结本周的卫生情景,从而使学生慢慢重视卫生,养成行为习惯。

  3、爱护公物,保障舒适的生活环境。

  学校公物财产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为了住校生爱护公物,珍惜生活设施。能够拥有健康礼貌的生活环境。我会加强爱护身边每一公物的思想教育。首先是从宿舍长开始,让他们认识到爱惜公物的重要性,经过让学生监督学生,从而大大减少公物设施的破坏。同时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若发现公物损坏,如水管、电灯、卫生间冲水箱等…,必须毫无退缩,自我主动去弄去修,经过自我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也主动参与到中来,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慢慢有了提高,能够爱惜公物。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学生的生活设施,学校的公物财产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生活教师是寄宿制学校的一类新型教师,他归属于教师类,但他不一样于其他任课教师,要对某一专业、某一学科负责。生活指导教师既有对学生宏观上的教育,同时也有对学生生活细节的指导,担负着学生在校期间的近乎家长的职责。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教师,本身就是对学校、对教师的信任,所以,作为生活指导教师,就有义务、有职责照顾好学生的衣食住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生活习惯,使学生能茁壮健康的成长,所以作为生活教师的我们肩负着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身份,其职责尤为重要。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我已经熟悉了那里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资料;使我得以在那里施展自我的抱负,为我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我想再没有什么能比这给我带来更多的欢乐,我会尽力去做好我的工作。争取做到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

  生活老师工作总结4

  虽然从教已经20多年,但对生活教师这个岗位还是比较陌生,这学期突然从一名一线的教师走到生活老师的岗位上,显得有些茫然,同时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行姐妹的关心和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圆满完成了本学期工作任务。那么采取哪些教育方法与手段,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做好生活服务老师的工作呢?

  我认为生活老师工作也是一门教育科学,需要不断实践、研究和探索。生活老师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生活老师工作尽管千头万绪,但不外乎管理与教育两大任务,而归根结蒂就是育人问题。作为一名生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管理时,必须统一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人性化管理,遵循教育规律,牢牢树立起“三心”,即,慈母之心、严师之心、益友之心,用“这三心”来点燃同学们的心灵,促使他们个个都能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慈母之心,是做好服务育人的基本要求。平时,我们要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坚持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排斥,坚持对事不对人,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充分体现出我们教师无私奉献的爱,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慈爱,并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感召学生,影响学生。

  严师之心,是做好生活育人的前提条件。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多为学生着想,做长打算,短安排,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教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日常多督促检查,从严管理要求,坚持严与爱相结合的原则,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同学们向上的心灵,让他们对你可敬可亲,心悦诚服。

  益友之心,是做好管理育人的重要保证。所谓益友之心,即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因为,我认为生活老师只靠说教,教育效果不会好,必须十分注意感情的投入,这种感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而传达信息的一种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要多理解、多关怀,诚心诚意地与他们交朋友,做良师、成益友,让他们从内心敬重你,热爱你,离不开你,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叠被子,铺床铺,摆放东西开始,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做楼道卫生拖地、卫生间保洁等,让学生吃点苦头,进行意志、体力的锻炼,教给学生一些自护的知识,如在突发事件中如何避险自救,青春期卫生常识、平常的卫生安全教育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还要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因为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具有从众心理和模仿性,他们能够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教育,并能设法按要求去做。但是,他们又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意性,自制力差,不能自觉长期按照规范要求去行动。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数年如一日,不断强化,使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逐步完成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说,坚持持久是养成教育的生命线。同时,要突出三个“严”字。即:严格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做到明确、具体、有章可循。

  以上是我这一学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的总结,虽然完成了任务,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要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完善自身,谨言慎行,了解、关爱每一位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善言善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加强自身修养,注意总结经验教训,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生活老师的职责,使工作有所创新,不断进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