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性评价

时间:2021-08-31

总结性评价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总结性评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总结性评价1

  本学期中尝试着转变评价观念,丰富评价内容,不断改变评价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在平时每堂课中灌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评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期末终结性评价中,我改变以往唱一首歌考察其演唱的能力,以及通过音乐小知识笔试形式考查其音乐综合素质的方式,丰富评价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1、各项音乐基本能力的考核评价

  唱歌能力考查:指定一人或多人演唱,或由学生选曲演唱。

  欣赏能力考查:以课堂口头提问或课后练习为依据。

  视唱能力考查:新歌视谱及F调、G调上简单旋律视唱。

  听音能力考查:学生模唱老师弹奏的简单旋律,或把听到的音在口风琴上弹奏

  音乐知识考查:课后练习答题情况评价。

  学习品质考查:音乐课的学习态度、表现等。

  2、音乐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

  每课后练习答题情况我都做好记录,以及课堂中一些小问题的回答情况等作出综合评价。

  3、学习品质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对音乐课的学习态度、表现及完成课后练习态度、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等的考查。

  评价方法方面关注过程性评价,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1、平时积累评价法,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各项能力表现给予记载。

  教师的科学适度客观的评价,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合作表演评价法,课堂上小组演唱或表演过程中合作精神的体现。

  可采用互评方式,从评价中学生意识到群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与他人对照中寻找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3、特长展示评价法,学生说、唱、演、奏等各项特长的展示。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实践结果证明:学生对待平时的音乐课不再敷衍了事,我不再为学生的纪律问题发愁。同学们都尽自己所能,抓住每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胆量增加自信,增强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音乐学科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这是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能借助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我们在对学生实施音乐评价时应考虑怎样利用评价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其实也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对学生的音乐评价不应只局限于期中或期末的几次评价,在每堂音乐课中我们都可以结合音乐评价,把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登记下来,及时给予鼓励。当然,在音乐课上学生学到的音乐是有限的,音乐评价也带有局限性。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有些同学胆小羞涩,喜欢跟从于其他同学,坐失良机,没有好好表现的机会。因此,这对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一个新课题,如何把音乐教学评价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为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锻炼才干提供广阔的天地。

  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评价主体基本上都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接受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我们应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评,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能对自己在音乐学科方面进行认真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勇于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了音乐的真正主人。

总结性评价2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总结性评价有3个基本特点:

  (1)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学生提供依据;

  (2)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3)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且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总结性评价的作用:

  1.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学校工作中,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作用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水平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予以确定并打出分数,评出等第或写出评语。这类评价由于要确定学生在学生序列中的名次排列,因而常常采用“常模参照测验”,并常常使用概括的评定,同时,在成绩排列上常力求呈现“正态分布”。

  2.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

  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常被用来预言学生在随后一门课程或一段教学过程的学习中是否可能取得成功。一般说来,在某门学科的总结性考试中得分高的学生,大多数在其他学科或该学科的其他部分的学习中也会获得高分。

  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

  在这一点上,总结性评价的作用与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作用基本相同。某个年级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结果,既可作为确定学生在下一个年级的教学中从何起步的依据,也可以反映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学习准备程度。

  不过,要使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总结性评价不能只用分数或单一的综合等第来表示,而应伴随比较详细、具体的评语,最好是编制一份关于该学生学习成绩的“明细规格表”,用内容行为这两个维度来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或进一步学习的先决条件。否则,单一的分数不可能给后继教学过程的教师提供有助于其确定学生学习起点的有用信息。

  4.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

  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可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某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至少在当时)并具备了某些特殊的能力。此外,在这类评价,人们往往假设了一个“最低分数线”来表示“最低能力水平”,如同汽车司机驾驶执照考试一样,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学生就能胜任进一步的学习任务或担当某种工作。

  5.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大多数在阶段教学任务完成时或在期末进行。如果它测试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某一阶段上的学习结果,并且,如果测试题能反映学生对各个单元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那么,合理编制的总结性考试(考查)也可为学生提供有关其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信息,从而起到反馈作用,要么鼓励,要么使之纠正前段学习中的错误或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是期末进行的总结性考试,如果编制巧妙,评分得当,学生仍然可以从评价结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了解自己的成功之处。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学生明确下一阶段或下一学期自己的努力方向并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要使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的一点,是在综合的单一评分中必须包括各个试题的分项得分,必要时还须给出评语和指导语。

【总结性评价】相关文章:

1.学生的总结性评价三篇

2.总结性的发言英语

3.老同学聚会总结性发言稿

4.会议总结性发言稿范文

5.关于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性语句

6.评价与自我评价

7.消防宣传讲座总结性发言稿六篇

8.有关护林防火工作总结性发言稿

9.幼儿园中班家长会总结性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