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总结(2)

时间:2021-08-31

  班主任管理总结3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交流班级管理的机会。我将一年来管理班级的一点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1、狠抓班风,做到严爱分明

  良好的班风是决定一个班级能否上进的基础,良好的班级风气除了靠我们正确的引导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并确定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下面就结合我班实际谈谈。

  (1)严而有理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再好的学生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受小学的影响比较重,没有养成良好的纪律和学习习惯。所以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要批评教育,但是一定要及时了解情况,千万不要盲目的去处理,要和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做到以理服人。我班隋德军学习很好,但好动性很强,爱跑动,但没有纪律意识,大上周被抓扣分后主动向我承担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我觉得这个学生做得很好,慢慢走向了正轨,自我约束有了极大的提高。

  (2)严而有情

  在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要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伤害,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非常的关心他、帮助他。在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变发怒为宽容、变训斥为讲理。这样犯错误的`学生即会很快的感受到自己的错误不至于和老师闹僵,又会感觉到老师确实是在帮助他关心他。

  (3)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优等生老师们都喜爱,但差生更需要老师的爱。你公平的对待他,他就会觉得这个老师是个好老师,会非常尊重你,听从你的管理。我班宇德鑫,成绩非常差,反应比较慢,有些时候还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每当这时我就会狠狠的批评嘲笑他的人,始终让他感觉到在这个班中老师始终关心着他,和其他同学有平等的地位。现在这名同学最喜欢打扫卫生,有什么活争着去做,并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引进竞争学习体制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

  (1)合理分组,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学期开始,我们班进行了分组,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我班共分了6个小组。为了学习的方便,在分组时充分考虑了小组同学之间学习程度不同,合理搭配。这样分组后,同学们在比较和谐的小组中讨论问题,在学习上由原来的让我学变为我要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就连原先不太爱学习的同学也转变了学习态度。

  (2)引进竞争体制,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我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尤其在学习上引进了竞争体制。

  ①各科课代表的竞争

  每一学科的学习情况与课代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能够积极和任课教师联系,及时安排学习任务、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帮助学生解答难题,这是我班选拔课代表的标准。不定期民主投票评议公布评议结果,期中、期末考试平均分是否有进步。依据谁的进步大,谁就担任科代表。这样大大提高了课代表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班的各科成绩。我班很多学科的成绩大幅提高,这充分验证了班级管理引进竞争机制是正确的,有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②学习标兵的竞争

  每一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一员,个人成绩的提高决定整个班级成绩的提高,因此激励个人提高成绩,即对自己有利,也会对整个班级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因此每到学期初,我们班都要开一个主题班会,规定班级总分前三名为“学习标兵”,单科第一为学科“小状元”发奖品鼓励。同学们认真分析自己的成绩,制定追赶的目标、确定自己前进的位次,并且写出能够激励自己奋进的一句话。把这些目标写在纸上,贴在桌子上,让目标时刻提醒着自己前进。

  ③学习小组的竞争

  我班分成6个小组后,小组的负责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优秀学生,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并且他们都有很强的责任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学期结束要评比哪个组的整体平均分进步较大评出1、2等奖。

  通过竞争机制的引进,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学习上形成了你追我赶、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团结副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共同管理班级

  班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辛勤劳动和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我力求让每一个老师都参进来,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和学生学科之间的沟通。平时经常和任课教师交流意见,虚心接受任课教师提出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班级。

4、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

  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初一阶段是学生由小学到中学生活的转折期,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期,这一阶段安全意识比较差,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准备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安全问题的出现:

  (1)利用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一些鲜活的实例教育学生行车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及禁止到海边、河边游泳、捉鱼等,普及安全常识。

  (2)经常深入学生内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不定期的不记名投票,让学生检举违纪行为,并检讨自己。

  (4)不定期的到宿舍、教室检查一下学生有没有携带刀具等违禁物品。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努力抓好学生安全问题。

  以上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点小体会,不当之处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班主任管理总结4

  从本学期开始我担任三(八)班的班主任工作,我班共有学生53名,男生24人,女生29人。在开学初,我在要求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素质锻炼和品德修养,作为三年级的孩子自觉能力差,针对这点,我首先从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加强对孩子们思想素质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除了学习以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让他们懂得既要成材又要成人的重要。让孩子们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学期末,我从以下几方面做总结:

(一)月训练重点中班级管理亮点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应学校要求,我班开展了“间操、集会安静有序”主题班会,效果良好。

1、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常抓不懈

  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我利用班队活动等时间,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带领学生学习守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行为目标,养成良好习惯。

2、集队间操规范行为,反复训练

  集队下楼梯时要求:不拥挤、不推搡、不说话,体育委员负责前面纪律及安全,教师负责负责队伍后面。升旗时的要求学生队伍快、静、齐,升旗时肃静,不做小动作,认真听听演讲内容。间操的要求:队伍横竖行对齐,认真做操,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不与他人玩耍,间操秩序好。而且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间操后,都要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要求、规范、小结。

3、潜移默化,班主任以身作则。

  教师的行为对儿童品德形成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做的常常要比他们对儿童说的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小学生爱模仿,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是学生模仿最多的对象,所以要求学生遵守的规范,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如: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肃立的时候,我也会和学生一起肃立、唱国歌,绝不会随意走动或和其他老师说话。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自然也会遵守规范,我的说教才更有说服力。

4、引导学生自查自纠树立典型,教师反思改正。

  学生还有爱受表扬,积极向上的心理,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先进典型。我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经常宣传学生中的学生行为的楷模,如做操认真的田馨如、守纪律的陈嘉裕、讲礼貌的张佳欣、升旗纪律好的刘乃真,以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同学们了解榜样,以榜样形象起导向作用,同时对榜样自身也是一个鞭策。利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间操后,都要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要求、规范、小结。如我发现,集队时我发现男生在外行纪律较差,不好管理,于是及时调整队形,把男生调在里行,便于自己随时督促,整顿纪律。发现间操时后面的纪律较差,我一般情况跟在队伍后面。

二、培养助手,加强监督。

  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我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制定了班级公约,推选出一些有能力的学生担任监督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随时随地督促其他同学的行为,这是我的具体做法。如:“环境监督员”赵子渊负责班级、包干区的环境卫生清扫、督察;“路队监督员”桂佳琦负责上学不准早到、放学时的路队纪律;“两操监督员”胡奋泽要督促同学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课间行规监督员”刘宝倩巡视提醒同学开展正常的活动,看到追跑、打闹现象立即制止……在这些小助手的管理监督下,我的工作轻松了,班级里的违规犯纪现象也逐渐减少,学生慢慢地养成了良好习惯。

三、与家长沟通,促习惯养成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是多么重要。我也及时通过校信通联系平台把学生在校的学生行为习惯情况通告家长,如某某家长您的孩子很有礼貌,一定是您家教有方的原因,请保持。如今天表扬了谁集队纪律好,发挥家长的作用帮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到学校和家庭同步进行,共同巩固提高。这也是我在这项工作中的小亮点,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关键在前一月,重在持之以恒。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坚持。三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年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能提高认识、注重方法、常抓不懈,我们的学生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将受益终生。

(二)本班开展的班队活动及效果。

  1.利用班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在学校,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本学期,我经常利用班会课,教育学生怎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同学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班中树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里几位同学基本都能做到上课不说话,积极举手发言,配合老师上课,但其中还有个别纪律观念薄弱者经常要老师提醒才能做好,以后还要加强教育。

  2.利用班队会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即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强化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佩戴好红领巾升旗、做操,由班干部督促检查,结合学校评比制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语言行动上,同学们懂得讲文明礼貌,无论在校内、校外,他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利用班队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我结合搭班老师利用早读课期间及时纠正同学们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检查他们的个人卫生。教育学生保持环境卫生,除了教室卫生,还有包干区卫生。如何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成了我下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4.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我几乎每天都会抽些时间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一个人在家时不要爬高,不要玩刀玩火做危险的游戏,不要随便使用电器。学生课间玩耍时也要求他们注意团结,不打架,不追跑,以免出现事故。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反思本学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下学期工作设想。

  班级管理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怎样让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很重要。还有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坏习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为此在下学期的班级管理中,我有如下设想

  1.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通过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等知识。可别小看这班会课,班队活动课可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还开展“值日班长制”,这一天,早读课、广播操、课外活动等,都得值日班长负责。学生在活动中确立了自主意识,自觉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2.重视学生日常规范教育,加强训练监督的力度。

  3.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与家庭相结合,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主动与家庭密切配合,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妁养成。我首先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情感,通过见面谈或电话联系,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如何培养孩子在家的习惯养成等,形成共识。要求家长能以自己的道德行为、良好家风、规范的礼仪、礼节、礼貌影响孩子、督促孩子,以形成教育和训练的合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本学期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不足,班机的纪律还有待加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须进一步培养。常规纪律常抓不懈。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班会越来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