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关于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工作回顾

  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数学学科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各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重点了解课程内容在各学段中的地位和教学建议,使自己在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更加得心应手。根据本校数学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比如写业务摘记、写教后记、写总结反思,写案例分析,组织按年级进行集体备课讨论等等。以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组织教师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对使用“大纲(试用修订版)”教材的教师,要严格按“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进行教学,坚决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对使用“省版国标实验教材”的教师要指导他们在认真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同时,关注学生双基是否扎实,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3、在学习理论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积极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市“小数会”xxxx年论文评优活动,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落实教学常规

  要加强随堂课的质量监控,制订质量监控方案,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前提下,有计划有目的实施随堂课的质量监控,真正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教研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有效的各年级集体备课活动,根据各备课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安排组织,明确分工,做到有重点、有中心。

  2、继续以“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敢于质疑、勤于实践”为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发展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改善教学组织、提升教学水平,把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带入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3、制定了数学作业格式和批改要求。详细规定了如标题的写法、序号的写法、记分线的写法等等。

  (三)推进课题研究

  对已立项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继续抓好课题研究过程的落实,在认真做好阶段小结的基础上,及时推广成功经验,提高研究效益。

  (四)加强队伍建设

  1、签订帮助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徒合同,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

  2、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3、聘请专家每周来点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二、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成绩: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获省优秀课题一等奖

  陈静获市“教学能手”称号

  金岚、金伟平论文“生活、数学教学的源泉”获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蒋秋鹃论文“充分利用不同的声音”获省二等奖

  蒋秋鹃论文“整合课实现了我的完美追求的初衷”获区一等奖

  景丽论文“鱼与熊掌亦可兼得”省小数教育论文二等奖

  通过专家的点评,对于发掘课堂教学资源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教师们开始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暴露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充分讨论,获得提高。

  不足:

  教研组工作力度不够

  部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三、我们的反思

  怎样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

  课件的制作,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有时效果不见得好。不管教师是运用实物、投影还是课件、还是游戏等任何形式,只要是效果好的',都值得推广。能否今后在评课中添加一项“教学成本”,即准备的教学具是否容易取得,组织形式是否容易推广,教学步骤是否容易操作而效果不低等等。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关于好课的标准,说法很多。似乎每一年都会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标准。甚至不同的专家说法也不一样。我们学习的课堂常规有很多条,每条都达到也不容易。我们每位教师心中都有自己认为的好课的标准,何不拿出来讨论,形成我们学校公认的好课的标准,而不必人云亦云。

  怎样保护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的积极性最容易在评课后受到打击,能否评课能针对课,而不要去针对人,使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四、下学期工作思路

  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落实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2.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总结

3.小学数学教研的工作总结

4.上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5.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范本

6.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工作总结

7.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

8.小学数学教研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