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自我鉴定(4)

时间:2021-08-31

实习自我鉴定 篇6

  我从工程科借调到客服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这段实习过程中,我对公司的产品从装配到现场的调试、运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且这些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尤其是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我想这些经验知识的积累将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 在客服部培训的这段时间主要是和客服的新人一起在公司“场地”上进行调试培训,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在我了解产品技术参数要求的基础之上,掌握产品从装配到调试的一系列操作,并使得调试的产品和技术参数相吻合,即达到设计的目的和使用的要求。在客服部培训了两个星期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对产品具备了独自从装配到调试的能力,恰好客服部在山东临沂有4台产品需要服务,于是我就申请独自一个人去了现场。在山东临沂出差的几天是我在客服收获最多的几天,也是让我感觉到其实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从工作中不断历练、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成长。下面我简单谈谈在出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1、起加强作用的角钢安装极不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我发现gw4a-126的两根长横梁外面的4个起加强作用的角钢安装非常不方便,角钢的两个孔距太近,安装时螺母几乎碰到一起,而且紧固的时候操作不便。建议把角钢的孔距往两边各移动5~10mm,这样既不影响强度,安装又方便。

  2、安装螺栓规格型号太多,造成安装不便。在吊装的过程中发现我公gw4a-126型号的产品在安装的时候使用的螺栓规格型号太多,对于不太熟悉者来说安装时极不方便,不具备统一性。

  3、操作机构的连接管存在浪费现象。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发现操作机构的连接管平均只使用三分之二左右,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建议是否能够将操作机构连接管的长度统一标准(因为机构离地高度也没有具体性能方面的要求),这样既节约了成本,而且现场不需要截管(避免出现现场没有切割机的状况),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4、触头触指“长毛”了。在车间装配的工艺要求在触头和触指上涂抹凡士林,以避免其氧化。而我在现场发现我们的出场日期是20xx年4月的产品的到现场时触头触指上已经“长毛”了,这是否说明我们在车间的这道工序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是浪费的,既浪费了时间又提高了成本。

  以上这些是我客服培训出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客户服务部是公司的售后一线,在这里能完全接触到公司的产品,并且能够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一个公司只有完全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以客户的利益为根本,换位思考,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发展。这次出差几天我有个最大的体会就是需要用良好的方式去和客户沟通方交流,因为在产品的安装和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客户的协助,并且你的工作最终需要得到客户的认可。

  在客服的这一个月让我对产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出差的一次经历让我学到了应对产品异常的处理方法,遇事处变不惊、努力思考寻求解决办法,努力沟通把自己的观点尽可能的传达给客户并获取他们的信任。

  客服的实习虽然很累、很苦,但我相信在客服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将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莫大的帮助,而今后的工作需要我付出的将更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自己能够带着快乐播洒汗水,收获成功!

实习自我鉴定 篇7

  本人于20xx年XX月XX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至今试用已满3个月.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自从十一月初进入公司以来,我一直在大岗工地工作,虽然监理工作是我以前很少接触过的,但是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工地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作为监理员所要做得事情.

  在监理工作过程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监理的本职工作;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总监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一些简单问题,熟悉各种图纸,对监理分部分项工序作出判断和认识.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3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工程能保证质量和进度顺利进行,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实习自我鉴定 篇8

  在这一个半月里,或许在别人眼中我过的很辛苦,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很幸福,因为我收获到了太多太多。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地理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我想: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实验中学,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认识到了一个老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学生时刻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是贴心的,也是带有希望的。实习期间,班主任李宇炜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的班级管理经验。我想这些经验是宝贵的,更为宝贵的是老师的主动精神。在他的言谈中,看出一个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深度认识。所以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从学习上给学生帮助,而是从一种“管理”的角度上去让班级受益,让班级体的每个成员成长。

  教学工作上,由于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与合作伙伴一同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尝试。尽管,有的时候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但也获取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在上了6节课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的重要性。一个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围绕着“学生能否学得更好,能否真正掌握方法”的主题,而不是从怎么上好我的一堂课出发。可见,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正确的教学理念??这次的实习,让我从实践中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习,是师范生重要的一课,付出了便有收获。我很幸运地在大三就参加了教育实习,通过一个月来和大四的师兄师姐的合作,让我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迈进了一步,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总之,这次实习,让我获取了经验,认识了不足,体验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也感受,思考了许多教育改革的问题。在以后的路上,我会珍惜这些经验,让自己做得更好。

  如今实习接近尾声。总体感觉,压力挺大,收获也不少。实习期间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无以为报,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