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及逃生方法

时间:2021-08-31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及逃生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安全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安全的小问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浅谈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及逃生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

  目前,地下建筑火灾仍是世界上各类火灾中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这些大规模的地下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极其巨大。经研究发现,地下建筑火灾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火场内部温度高,不完全燃烧产物和有毒气体含量多,阴燃火势隐蔽,易引起复燃。

  内部格局复杂,出入通道少,导向标识不易发现。

  部分场所人员流量大,安全疏散困难。

  贮存物品种类复杂、数量大。

  内部纵深大,层数多,灭火战斗困难。

  地下消防控制中心易受烟气和火势威胁,固定消防设施易损,实施内攻所需要的技术装备与人员量大。

  地下建筑火灾逃生与自救

  地下场所由于通道少且狭窄,周围密封,空气对流差,浓烟和高温不易散失,火灾扑救更为困难。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往往会比其他地方发生火灾时更为紧张,逃生心情更为急迫。疏散时分不清方向,慌不择路,失去有利的逃生机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地下场所火灾的特点和逃生方法,以及如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保持冷静,科学自救。

  首先要有逃生的意识。地下建筑火灾具有火场温度高,烟雾大,且不易散出;毒气重;疏散困难;火灾扑救困难等特点。因此,凡进入地下建筑的人员首先要有逃生的意识,一定要对其内部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熟记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

  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关闭空调系统停止送风,防止火势扩大。同时,要立即开启排烟设备,迅速排出地下室烟雾,以减低火场温度和提高火场能见度;

  迅速撤离险区,采取自救或互救手段疏散到地面、避难间、防烟室及其他安全地区;

  灭火与逃生想结合,严格按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关闭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或封闭窒息火灾,把初起之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将其扑灭;

  在火灾初起时,地下建筑内有关人员应及时引导疏散,并在转弯及出口处安排人员指示方向,疏散过程中要注意检查,防止有人未撤出。逃生人员要坚决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决不能盲目逃窜,已逃离地下建筑的人员不得再返回地下;

  逃生时,尽量压低姿势前进,不要做深呼吸,尽可能用湿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

  万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断,应保持冷静,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消防队员前来救援。

  解决地下建筑消防问题的措施

  针对地下建筑具有的以上火灾特点,为防止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并造成重要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我们需要做好消防监督管理源头审批把关工作,杜绝“胎里生”火灾隐患。

  合理布置安全出口位置、数量、宽度,确保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

  严禁使用易燃装修材料,严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

  规范电气线路的安装,严把消防验收关。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与日常消防巡查都应重在平时。

  适当增设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消防产品。

  加强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和防火常识的宣传力度。

  对于地下建筑来说,宣传教育工作更加艰巨,因此应该加大防火自救的宣传力度,不仅使人们知道如何自防自救,同时也应该使其知道如何逃生。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及逃生方法】相关文章:

1.家庭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2.高层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

3.宿舍火灾逃生方法

4.小区火灾如何逃生

5.高楼火灾逃生路

6.大班幼儿火灾逃生方法教案

7.火灾自救的十种方法安全逃生黑板资料

8.火灾逃生演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