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行动国旗下的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篇一:目标与行动国旗下的演讲稿

  如果你有一块手表,你能很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但是,如果你同时拿着两块时间不一致的手表,可能你就元所适从了,反而会失去对手表指示时间的信心。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对同一件事,不能同时采取两种不同折方法,对同一工作,不能同时确定两个不同的目标。

  自古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确的人生目标,好比茫茫大海中的指南针,指引你踏上成功的彼岸,它不需要慷慨激昂,富丽堂皇的华丽语言,需要的是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会给你带来战胜困难的勇气,还有克服种种困难的动力。

  面对高考,你的心,是否还像天平一样摇摆不定呢?各种诱惑,是否还在影响着你?同学们,丢掉坏了的那只手表吧!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目标,只有坚持不移地向一个方向努力,才会成功。当事过境迁,年老追忆时,才不会有遗憾;志存高远,才会有努力流过的汗水来充实人生,才能谱写出壮丽的人生乐章。

  篇二:目标与行动国旗下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代表xx班在国旗下讲话。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叫高峻,来到虎门才懂得什么叫雄伟。

  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长长的画卷,聚集了多少哀愁,多少屈辱、多少痛苦,这些哀愁、屈辱、痛苦比黄河还要曲折,比大海还要苦涩,南京大屠杀,三十万生命无一幸存。“处处扼咽喉,天涯何处是是神州?”堂堂中华民族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呻吟。

  “凉该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牛马?”面对面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灾民流离,哀鸿遍野的现实,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强国梦难以实现,痛心疾首之余,我们需要认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哪里?人们在漫漫长夜,盼望着、等待着……

  这一天终于来了!

  1921年,一个柳扬轻佛的季节,从碧波荡漾的南湖上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黑暗的大海竖起了一座明亮的灯塔,中华民族有了坚强有力的舵手。忘不了,革命烈士用满腔热血谱写了英雄赞歌;忘不了,党用义举证明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无数的共产党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抱出了地狱,送上了幸福大道,无数的革命烈士以赤子之心,抹去了祖国母亲凄苦的眼泪,换来了她幸福的微笑,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如磐石,顶天立地。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在今天,走过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60华延即将来临之际,世界又一次认识了中国,中华民族在脊梁支撑下,正不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学们,让我们时刻怀着民族情怀,坚强的穿越风雨,迎接彩虹,为祖国明天的美好、灿烂而努力奋斗吧!

  篇三:目标与行动国旗下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很高兴能代表xx班做国旗下讲话。

  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急流,似乎每个人都会表现得无所谓惧,喊出几句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真正敢于涉足于湍湍急流的人,却为数不多。正如花园中的几个人,面对着荒芜莉条的花园,都会大发议论,空谈一番。结果,话说了一大堆,事却没做成一样。

  说话得最多的人,不一定是事做得最多的人。雷声再大,如果雨点太小,也只是虚张声势。实干才是最真的,行动胜于空谈。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能行动,是一个品质、修养的体现,华罗庚说过:“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我们要诚之以空,诚之以松,我愿做一辈子从实以终。”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人之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干精神,求实态度。

  杂交水稻之父,面对盛大的声誉,依旧保持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行走于田垄之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让人心生敬佩。古文学家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严谨作风,吹拂世人,让人钦佩不已。

  只有实干,只有付诸行动,理想的风帆才会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纵使一个说得再好听,谈得再动人,如果不通过行动证明一切,通过实干实现目标,也终将碌碌无为,一无所获。志在用笔完成伟大事业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身陷囹圄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尼可洛。帕格尼,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用行动成就了自己的一段传奇人生。纵观世界,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用行动取得了自己辉煌成就。而那些只说不做的空谈家,却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被人淡忘。

  在当今社会,我们学生只有具备实干、务实的素质,努力去学习,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实。我们的领导人只有会说更会做,才能真正的造福于人民,奉献于社会。只有行动、实干,我们的社会才会蒸蒸日上,不断进步。

  古人言:“吾尝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现在我说:“日而言矣,不如须臾这所为。”行动起来吧,同学们,抛弃那些大道理,用我们的行动创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