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大学生的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

  演讲稿的写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的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的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叫徐姗,是xx级生物师范班学习委员,同时担任我院学生通讯社社长,学工助理,校博物馆讲解队队长等职务。

  向院里提出“十佳大学生”的申请,是因为我和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都觉得这是一份可贵而难得的荣誉,并且十分渴望得到她,这是我心里的实话,如若不然,此刻也不会勇敢地站在那里了。我想,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干部,除了期望自己能够尽己所能没有遗憾地完成该做的事情以外,其实更期望的是能够被别人肯定,从而拥有继续努力下去的信心。我想,喜欢荣誉不是一个人的错,在追求荣誉的过程中获取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关键的好处之所在!

  进入湖大之后,最后感觉到足够的自由空间,那时候,我笑称自己如鱼得水,因为有着那么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那么多的平台去展示自己,有那么多的机会去结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在学习方面,迄今为止,我已经以较高的分数透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计算机二级考试,并且获得三等奖学金。

  在活动方面,刚入校不久,我代表院里参加了校建国六十周年演讲暨普通话风采大赛,初露锋芒,捧回一个二等奖。与楚才学院一位学长合作,全程英语主持了校第四届英语朗诵大赛,随后在校第四节英语翻译大赛口译中获得第五名。院级辩论赛,挑战着心里的胆怯,担任了辩论队四辩的主角,却意外获得最佳辩手。在英语学习月期间,主持了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并且在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在工作方面,有幸加入校英语广播电台,主持每周二的英语广播节目,被评为优秀工作人员。之后,学校博物馆招聘讲解员,经过层层的筛选,我成为了其中一位,并且做了讲解队队长。在此期间,接待了无数国内专家学者、巴西孔子学院等国外高校访问团、各学院回访校友,中小学师生以及武汉周边市民,并且与武汉科技大学讲解团队进行了相互的访问,组队与武汉市博物馆纪念馆一齐参加讲解员大赛促进交流与学习。去年12月份,院内三大组织新闻部合并为学生通讯社,承蒙大家的抬举,让我做了社长。接手工作以来,我一向紧密团结社内成员,在幕后竭尽全力、默默无闻地为学院做着各种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在校网站校报的发稿量相比于往年有明显的提高。我们用心与校记者团合作,向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校外媒体投发我院的宣传稿件,也获得了必须的成效。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对于班上的各项事务,我一向尽职尽责地去做,并且时常与班主任以及其他班委交流,用心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

  我时刻牢记一个中共党员所要起到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心要求上进,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地十分融洽。

  我习惯去反省与思考,也自知在很多方面还做的不够。这天来参加“十佳大学生”的评选演讲,,一方面的想法也是想明白在我身边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是怎样走过的这些大学时光,我与他们的差距究竟在于哪里,还需要在那些方面去努力。

  熊老师总笑我是一匹野马,我在心里很感激这样一句评价,因为真的很感谢老师能这样去理解我。然而我期望,自己不仅仅仅是一匹野马,更期望是一匹有分寸,有理性,有闯劲,却又不失棱角的野马。最最重要的是做一匹能被在座的各位伯乐所赏识的马。谢谢大家!

  大学生的演讲稿2

  每个人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好像不敢相信自己这么快就进入大学了,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颓废了。同时,很多人开始流连于电脑,小说,完全没有要斗志的想法。也有很多人认为大学就是要放松的,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小学初中高中辛苦了这么久,加上现在又没有父母管束,现在不潇洒何时潇洒!但是其实大学如同高中一样,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它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寻求知识的场所。它需要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进而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里,当然有教师的引导、授课,而且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但就学生学习进步而言,主要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去探寻、去钻研、去拼搏。我国古谚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谈及大学观念时,也明确地强调这一点。他说:“大学应始终贯穿这一思想观念:即大学生应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有选择地去听课、聆听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为的是自己将来去检验和决定。真正的大学生能主动地替自己订下学习目标、善于开动脑筋,并且知道工作意识着什么……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

  由此观之,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步入这个环境的大学生,理当树立一个全新的意识:即独立自主,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再也不能依赖于“事事有人管”的环境,要变“有人管”为“自己管”。

  那么我们应该做到以上几点:

  1、熟悉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应特别注意的是大一新生的心理调试问题。心理素质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不少新同学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或高中时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调整,而导致不能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能力差、过分自卑和不够自信。我认为,除了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以外,还要摆正心态,进行自我评估、正确定位,努力培养自立、自理能力。

  2、按照大学生活的规律确定长短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大一应注重对大学的认识以及未来职业的设想,大二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大三着重职业定向考虑,大四着重择业或考研等。当然学习一直应该为最主要的。

  3、根据行动计划选择方式和途径。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要经历四个时期:适应期、确定期、冲刺期、毕业期。一年级要尽快了解本专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二年级为确定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踊跃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三年级为冲刺期,临近毕业,目标应锁定在择业或考研上。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

  大学生活是一去不复返的,趁着我们还在学校的期间,发挥我们最大的潜能,用功学习,不要再流连于于那些浪费时间的事情上了。加油吧,为我们的'将来而努力吧。

  大学生的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叫xxx,来自xx系xx级xx班。今晚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三年大学生活。在此,我首先要向一向以来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是你们让我有幸站在今晚这个讲台上。我今晚演讲的主题是“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我用三个心构建我的大学舞台——心坚石穿、泰然之心、众心成城。

  这天来参加十佳大学生评选的同学们几乎都是学生干部,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几年的大学历程或许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痛苦并快乐着。大一入学那年,因为兴趣使然,和几位同学创办了院外语协会,有幸被选为外语协会的会长。永远也忘不了那些忙碌而又充实的日子,每学期10多门课程,每周20多节课,每周至少开2次例会。教室、宿舍、办公室,每一天都在三点一线忙碌。创新、思考、总结再努力。在这期间,我组织并策划了假面舞会,与电子系合作的院第二届英语演讲比赛等大型活动,每周四的英语角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院社团之日活动中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并且在我任职期间社团连续两年获得了“优秀社团”的称号。作为班级团支书,我热情的为广大同学服务,用我独特的工作方式深刻影响着周围的同学。学习之余,我们多次组织各类活动如:红塔湾烧烤,与英语系班级联谊的德化岱仙瀑布之旅,篮球赛等。这些工作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群众不是因为里面的某几位同学的优秀而优秀,而是需要这个群众具有很强凝聚力、战斗力,心坚石穿。

  这些工作让我很充实,但我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此我抓紧时间学习,学习成绩一向名列班级前二名。连续两年获得院一等奖学金,大二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此刻的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校纪校规,道德品质优良。

  此外,进入大学,除了学习,还务必懂得生活。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此刻的我,一向以泰然之心做事,兢兢业业,全方位的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我也时刻提醒着自己,快乐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你计较的少。此刻我们用泰然之心提高自身素质,用心穿石坚的精神培养团结、奋斗的意识,将来我们将众心成城建设母校、建设祖国。

  这天的我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并不是彰显自己是多么的优秀,因为我深知在场的同学们比我优秀的还有很多,我想说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说起来不怕你们见笑,刚来大学那会,我出了宿舍就分不清东西南北,吃饭不懂到底怎样刷卡。当时的自己是多么无知与无助,但我明白人务必学会坚强,学会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刻的我有信心,有勇气去应对每一个挑战,因为此时此刻的我站在那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一向相信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大学生的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1.大学新生的竞选演讲稿范文(精选6篇)

2.大学生的优秀演讲稿(精选4篇)

3.文明大学生的演讲稿 

4.大学生的毕业的演讲稿

5.大学生的自强之星演讲稿

6.大学生的演讲稿

7.大学生的责任的演讲稿

8.欢迎大学新生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