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演讲稿(2)

时间:2021-08-31

五四演讲稿3

  老狼校园民谣里轻松自如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九十年代宣扬的"读书无用论"也早已被热火朝天的"考研"、"考证"热吹得无影无踪。时代已经将新一代的青年推向了社会的最前沿。因此,朋友要寻找属于这一代人的精彩。

  为了活得精彩,要拥有目标和信念。目标是心头的一盏明灯,信念是鼓舞你向着目标迈进的力量源泉。目标可能飘渺,路途可能坎坷。然而只要确定一盏明灯,就能让你顺利地泅过危难的海洋!传说中的火凤凰,它迎着太阳飞翔,为的就是将自己的身体点燃,因为只有燃烧才能重生。这多少有一些悲壮.但又确是一幅壮美的画面。因为奋斗拼搏的过程无比精彩!

  为了活得精彩,必须拥有知识和技能。知识是成功的基础,技能是实现成功的工具。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多极化,信息全球化,知识信息量在以百倍的速度递增。面对这样的现实,昔日象牙塔里轻松自在的场景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寻找精彩的一双双炽热的目光。社会将竞争的残酷带到了我的身边,从而也造就了新一代青年的自强和向上。有一句话说"机遇留给有所准备的人",那么,年青的朋友们,早早准备。

  为了活得精彩,还要有不断超越的精神。鲁迅先生曾说,"不满是向上的灵魂"。时代的进步使新事物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没什么铁饭碗,没什么保质期。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以起跑线上的姿态去迎接挑战。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才能跟得上这个精彩的大时代。

  永远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朋友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小一滴水。然而既是青春的拥有者,就没有理由不为自己喝彩,没有理由不活得精彩!朋友们都将老去,但朋友们不是为了永远的青春而来,而是为了感受和们不同的青春而来。从现在开始,让朋友们活得精彩!

  谢谢大家!

五四演讲稿4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种子蓄势待发,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农业忙种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纪念日。“五四是原来的五四,五四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五四又不是原来的五四,新的时代正赋予其新的意义。”

  今天,我们是幸运的一代,生活在黑土地上,沐浴着党的光辉,感受着现代化大农业给北大荒带来的.神奇变化。而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却与一种精神密不可分,与一种价值形影相随,这就是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

  今天,北大荒精神已作为一种创新意识,与大庆人的创业精神,龙江交通人的创优品格,成为省委开展“三创”活动的一面旗帜。作为我们年轻人,如何发扬五四青年的精神,如何把“三创”活动同自己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同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联系在一起,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有人说,我们的生活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第二种方式是像树一样活着。作为小草,每年都在成长,可是你必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却永远长不大。而树却不同,即便是一颗树的种子,纵然被人踩到泥土中间,却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而成长起来,长成参天大树,赐予人们一片浓浓的绿荫。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能当栋梁之才。

  我欣赏默默无闻的小草,但我更钦佩参天的大树。毕竟,大树有一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洒脱与豪放,即使变成火炬,也有一种燃烧自我,照亮别人的慷慨与悲壮。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科研工作者,我的经历可能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刚走出校门时,我满怀着创业的梦想,到一家上市公司参加了工作。本以为上市公司实力强大,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实现梦想,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具体情况不想多说,必定端过人家的饭碗,又怎能讲人家的坏话。由于公司的待遇非常好,我在金钱与梦想之间徘徊了几天,最后我还是决定离开公司找一个能真正实现梦想的地方。

  孤独无助的我,走了几家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当我来到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后,被北大荒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们深深地感动了。我毅然决定到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工作。当然,也非常感谢所里领导,给了我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在这里大家会产生疑问,是什么让我有这么坚定的选择?我想在这里大声说,是北大荒人执着的创业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高尚的创优品格,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这里有我梦寐以求的团队,有我展示才华的舞台,有我放飞梦想的驿站。

  记不清,有多少个晨光熹微的黎明,记不清有多少个满天繁星的夜晚,领导都与科研人员一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为了保证科研的严谨,无论多脏活累活大家都抢着去做。正是这样一种对事业的痴迷,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想,一个有实力的单位不是由于单位本身有多大的实力,而是由于单位拥有一个多大实力的工作团队。在水稻所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里,我和其他的年轻科研人员一样,青春迸发出如火的激情,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用他们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启迪着我们的智慧,鼓励我们去创新;身边知名的专家学者,用他们至高无上的人格魅力,激励我们去创优。我们不能墨守陈规,要迎合时代的发展开与社会的进步。现在有个现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农村在家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进城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现在的年青人,都幻想着凭空一越,跳出农门,来一个华丽的转身。有人会说这和我们搞农业科研毫无关系,可我要说,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大。不是吗?我们的许多科研成果尚不能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供创造效益的平台,一些不切实际的研究,不能迅速地转化成生产力,一些创新成果尚处于“养在闺中人未识”的尴尬境地。无数个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否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让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我要说,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肩负着共和国粮食安全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用站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个任务有多光荣,这个使命有多神圣!让我们为自己大声喝彩!

  各位同仁,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中华大地鼓角连营,时代浪潮催人奋进,我们要勇于创业,敢于创新,乐于创优,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农业工作者,作为农垦北大荒科研团队的一员,我们要勇往直前,把壮丽的青春奉献给这片神奇的沃土,让神圣的使命赋予青春无限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