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

时间:2021-08-31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在假期里我读了陶继新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演讲录,在反复研读,细细品味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自己的心情又豁然开朗了许多,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能如陶先生那样,用一份淡定的心情去潜心研学,从容应世。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

  陶老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这本书是陶老师的讲演录,共分三部分,按主要内容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大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最主要谈谈怎样读书。

  首先读书得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古人云“教学相长”,这学就包括读书。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文本,“没有超越教材和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特级教师的教案我们原封不动地拿来,可课堂上却往往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尽得其妙矣。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教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由于读书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思想,就能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无论是特级教师还是教坛新星都是把读书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用深厚的文化素养来滋养教学,从而使他们的教学也登堂入室。

  其次读书要和写作结合起来。用陶老师的话说就是“让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写是相互促进的。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时常练笔则能更快更好更多地内化阅读的内容,二者相互作用,使阅读更有品位,使写作更有思想和深度 第三 教师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提醒大家读书不能看热闹,要学会思考。陶老师认为,“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阅读主体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只有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让阅读深入我们的内心,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这样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阅读。

  但是光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因为“没有思考或很少思考的阅读,仅仅是在表面行走,难以抵达心灵的深处”,也就难以融入我们的灵魂和血脉之中。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五彩世间中,需要做一名真正的幸福教师,就要如陶继新老师那样,在我们的生命中多一份从容和淡定,少一点名利和纷争。这样你的灵魂才能安静,只有灵魂安静的人才会真正拥有幸福,才会做出骄人的成绩。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是在我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它让我收益非浅,一直以来都信奉这句话。不管是学生时代的我。还是现在作为教师今天的我,每当遇见一本好书,都会反复的欣赏好几遍甚至更多,每一次读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一次思想都会得到升华。

  感悟到许多超越作品本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内涵。深深的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的乐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学生们把精力花费在网络聊天,游戏上。浪费了大好年华,把读书看作是落后的事情,其实不然,读书不仅可以让你的思想开阔,身心放松,而且可以让你的思想纵横历史。

  穿越时空。可以体会征战沙场的铁马兵河,波澜壮阔,可以体会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年慨叹。可以领略独坐倚窗帘,晓风吹月夜的恬静,感受与作者的思想融合,古人神思相交的情趣。书中有悲伤,有欢乐,有成功,有失败,有富有,有贫穷,有大气。有婉约,总之书中尽揽天下事,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人们把所有的智慧都写在书中,等待人们去发掘,去品味。

  作为教师的我有义务把我的读书体会告诉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读书也是有方法的。要选择好书读。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读书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兼收并蓄。才能更好的把书中好的思想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达到读书的目的。例如古典名著。世界名著。经过历史的考验沉淀下来的书籍。那都是好书。我们就要细心的品位和研读。期间可能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暂时的略过,也许等你下次在品读时或者多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就能领略到其中的意思,让你感到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读这样的书就需要反复的多读几遍甚至更多,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名著放在自己的床头枕边,有空就翻开来读,定能让你体会更多的乐趣。象其他的一些现代的散文小说我们去读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闲暇的时候为了愉悦我们自己的身心,放松自己的心情,不会更多去看很多遍。就可以完全可以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找对自己有用的去细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象报纸杂志之类的。更可以走马观花的浏览。找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信息适当的看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在网络上读书,但是没有手捧一本书来的惬意。

  当你做在椅子上,斟一杯茶,手捧一本喜爱的书,闻着淡淡的油墨书香翻看的时候你还会选择刺眼的电脑旁劳神么。让我们一起体会回归自然的感觉吧。古代朱熹曾经说过,读书要作到心到,眼到,手到。读书后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读书切戒慌忙,也不要心血来潮一暴十寒的去读,读书要用心去体会。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有所感,有所想。有所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不要读死书。不要做抗着很多书的驴子,要做到知和行的统一,才能把我们在书中学到的用在实践中去。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书是人们的朋友,是指引人们思想的明灯,也是改造人们灵魂的工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我愿和我的学生一道在书海里徜徉。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感受。愿书籍成为我们彼此沟通心灵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