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述职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个人述职报告 篇2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谁能说得清呢?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虽然我坚信自己不是锈铁!

  两个月来,我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岗位上练兵,前个月在电编部学习新闻采编,后一个月是在办公室做临时的文秘工作。

  首先说说在电编部的工作心得。在电编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仰承的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本以为毕业参加工作后,这种人际关系的距离感、层次感只可能加强,但在电编部工作让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原先的判断错了。电编部容主任、韦副主任、廖副主任三位领导都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容主任,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球,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慈父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电编部新老同事以及三位领导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电编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基本学会使用和维护摄影机;、基本掌握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拍摄和采写的区别;、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编辑新闻摄像带;、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5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篇。主任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1、新闻拍摄技术相对落后,画面的稳定性不够;2、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3、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月初我开始被调到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协助钟主任开展日常办公接待和文秘拟写等。

  显然,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与电编部迥然相异。虽然钟主任与电编部的容主任一样,对我关爱有加,体贴不减,同样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父爱的慈祥与特有的威严,另外还有同事彭秋霞姐和周光明兄的友情关心与帮助,但却逃脱不掉办公室特有的按部就班的沉静环境。这多少让我喜欢热闹的性格有些不很适应。幸好有钟主任以及其他几位同事的友情关心帮助下,我较早地克服了波动的心思,全身心投入到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环境中。

  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学习,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绩:1、独立完成并印发了两期《简报》;2、配合办公室其他同事开展日常接待、后勤服务和卫生清理工作,并具体负责杨副局长办公室的卫生打理;3、负责部分公文打字和复印登记工作;4、在钟主任的具体指导下,负责拟写相关公文,如较好的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总结;干部职工培训工作总结;拟写完成《文字、图片、音像规范化管理》规定,并顺利通过领导审核等;5、协助钟主任组织召开“行风评议自查自纠座谈会”,并根据要求,完成“行风评议调查”统计和上送工作;6、与同事梁伟耀共同策划完成两个版面的“四五”普法教育宣传板报。

  在办公室工作不足主要有: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2、对我局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令我满意的。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其次是同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局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

  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现也许不能让领导感到满意,如果完全依据这些表现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学习,坦白说,我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我坚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保证让领导满意。

个人述职报告 篇3

  徐庆洪,男,现年36岁,20xx年9月在圣城街道一中任教至今。20xx.9至20xx.9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0xx.9至20xx.9担任校团委书记,20xx.9至今从事级部主任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曾任教过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四个学科。

  回顾13年的工作可以归结为爱心、学习、创新六个字。

一、爱心。教师的全部心思就是如何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爱优生,更要爱问题生,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每逢过年过节总会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有一次,我收到一张贺卡,寄贺卡的是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她在贺卡中说,当年作为一名中途转学的借读生,老师公平、公正的态度,让她很快消除了陌生感,并很快融入到了班集体。也许我不经意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当她拿到单位的新年贺卡时,她将第一张贺卡寄给了我。

  去年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位学生不注重个人卫生,身上有股难闻的味道,去年我给八年级六班当班主任,刚开学不几天,有个女生就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强烈要求老师给她调位,还说为了不伤害同桌的自尊心,不能在信中告诉我调位的理由。事后我经过了解得知,她的同桌不太注意个人卫生,身上有股难闻的味道,弄得周围的同学都对他有意见。对此,我没有简单的一调了之,而是耐心的做那位女生的思想工作。我跟她说,你嫌他,别的同学一定也嫌他,我把你们俩调开,谁又愿意做他的同桌,这样调来调去,对他会有多大的伤害呀,这样还怎么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做人。那个女生甚至建议,原先他就没有同桌,暗指让他单人单桌就行。面对女生的坚持,我没有妥协。我试图让她从道理上明白,调位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改变那个男生的卫生习惯才是根本。为此,我利用周末进行家访,第一次,在大棚边我和家长达成一致,从改变孩子的个人卫生开始,让孩子融入集体。从大棚回到学生的家里,我又和学生达成一致,每天按时刷牙,及时理发,勤洗衣换衣。此后我又连续进行了两次跟踪家访,使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个人形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们也从最初的排斥逐渐接受了他。

  学生过生日时,我都会送给他(她)一份生日礼物,一张我亲笔赠言的生日贺卡,上面有祝福,也有评价、期望和感恩。礼物不在重而在与代表了老师的一份心意,同时也架起了我和学生无障碍交流的桥梁。

  用爱心唤醒爱心,给问题学生改正的时间,让每一个从我们手下教过的学生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是我一直追求的。

二、学习。离开学习,一个人很难得到提高和突破。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我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外出培训,每次培训回来,我都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培训中的所听、所思、所悟,以期得到提高。

  20xx年8月16日在世纪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可以说是我工作十年来感触最深的一次培训。那次培训的主题是关注行走在教育边缘的级部主任。一天的培训如同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专家和前辈的报告,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们在聆听智者的同时反思自己。回来后我写了一篇题为“行动的先行者,思想的领路人”的心得体会。也是从那个暑假我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至今已写了190多篇原创博文,记录了课堂的点点滴滴,记录了我和学生的成长故事,也记录了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充实了我的教学之路。

  20xx年8月20、21日在潍坊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培训期间我有幸第二次聆听潍坊市教科院李秀伟主任的讲座,他提倡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研究型教师,以研究的姿态经历教学,以教学的名义投身科研,这一理念给了我很大触动。回来后结合世纪学校张乐华老师的考前指导讲座,我写了一篇心得体会----做自己的人生教练。多读书、多实践,一个能引领自己成长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成长。

  20xx年寿光市教育局组织的“暑期新课改培训班”让我近距离的触摸了课改的实质,体验了高效课堂的流程、组织和实施,给我带来了春风花雨般的愉悦。回来后我写下了心得体会----“让课改的星火在这个夏日成为燎原之势”,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实行课改。课改是要担风险的,尤其是在毕业班。而我始终认为成绩是检验课改是否成功的标准。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高效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成绩又能经得起学生、家长的检验。所以我战战兢兢起步,自己分小组,设计小组评价,规范课堂秩序,形成课堂评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