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报告(4)

时间:2021-08-31

终点站—丹霞山风景区

  位于韶关东北的仁化县城,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总成积290平方公里,因其山由江色沙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古人取其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狭义丹霞山仅于北部长老峰,海螺峰和宝珠玑构成的山地。广义丹霞山却包括了这里由石所组成的丹霞山区,即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它由四个景区所构成,即北总的丹霞山景区,东南部的韶石景区,中部的大石景区和锦江景区,已开发的浏览区主要集在北部的丹霞景区,即有长老峰游览区,阳元山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和锦江游长廊。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 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霞”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由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以丹 霞山为基地率先对红层地貌开展科学研究,因而红层地貌也就被命名为“丹霞 地貌”。

  阳元石—与丹霞山主山隔河相望,因有天下奇景阳元石而得名,主要景点面有阳元石,北有坤元山(玉女拦江),一阳一阴相遥对应,从阳元石背后经云崖栈知道可上至阳无山顶的嘉遁亭。

  晒布崖—崖壁坚向沟槽,阳元山大石壁岩壁上布满了平行的竖向浅沟槽,有如大块布匹在岩壁上晾哂,称哂布岩。这种岩壁浅沟槽是下雨时由山顶汇集的片状水流侵蚀及溶蚀作用所形成。

  阴元石—竖向侵蚀洞穴,上部内为红色砂@岩,下部为红公砂岩的风化侵蚀残余岩块,地下水曾治砂岩内部的层间垂直节理渗流,侵蚀与溶蚀成为竖向洞穴,外表又经几化与坡面流水改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