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学认知的实习报告(2)

时间:2021-08-31

  当今国际社会暗潮汹涌,必须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来巩固自己独立的主权地位,保护自己的文化。在国内,要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更好的完善法制体系来保护物质文化,思想文化以及制度文化。

  (二) 法律专业学习规划

  ——如何为法律职业做好准备

  28日上午,由徐新意老师主持,邀请了吴涛律师来为我们做演讲。旨在帮助我们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为将来从事法律职业的道路做好具体准备。

  吴涛律师的讲座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我们将来可以从事哪些工作?怎样思考现实问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首先,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这些职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这就代表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脚踏实地,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灵活的应变能力。吴涛律师建议,要从小事做起,可以从当一两年书记员到做两三年检察官,经验会让我们有信心地独立出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法律的学习当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呢?在吴律师的演讲中,他结合了自己在美国留学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一是辩证思维,一是整体思维。所以,联想到以后接手的案件,我们不能单单用对或者错来进行评价案件,而是像吴律师所说,应该用辩证的思维,考虑案件的各个形成因素,利用不同的视角,从整体上判断出更符合社会正义,符合社会价值取向,合乎常理的结果来。

  最后,根据吴律师的讲座得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人才,我们必须具备的几个基础能力是:沟通能力;研究分析能力;文书能力又包括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

  (三)人在律途——从“在校法科大学生”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