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实习报告(3)

时间:2021-08-31

促销实习报告5

  今年暑假,我在某苏宁店做促销,考虑后我就答应下来.因为这是次能较长时间连续上班,即使工资低些我也愿意尝试一下.由于正式促销员回老家过年,店里此品牌就由我一人负责销售.在整整十五天里,我感觉收获颇丰.

  首先,我更深地体会到”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的含义.曾一度鄙视销售行业,因为曾经单纯的我次做电器促销时没能适应当时的工作环境,把在学校里学的一套理论硬搬到实习上来,太过诚实而不讲技巧,最终得到销量低的结果.而看到周围的”老江湖”们将自家产品夸大优点,回避缺点,忽悠顾客,这种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却换来销售楷模的称号,顿时对现实社会失望和气愤.然而再次干销售,我似乎成熟了许多,能客观理性地看这个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在于研发及生产部门而非销售环节,作为销售人员,应该提高业务水平,掌握销售技巧,从企业利益角度出发做好销售工作.第二,销售人员应该相信企业,真诚对待顾客,尽全力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有了积极的态度,我的工作就变得充实而快乐而不是以前那样偏激.当小朋友经过我的柜台时我会主动提醒他到服务台领取赠品;当学生来选购时我会给他推荐质优价廉的手机,同时结合手机功能介绍一些学习方法,比如下载学习资料等;当老年人来选手机我则帮他选一款简单实用的,并耐心地教他操作.总之,我在销售的过程中尽量让顾客满意,把快乐传递给他们.

  其次,我意识到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是工作顺利的保障.刚开始的时候我感到店里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客流量小时,顾客进门就好比羊进了狼群的势力范围.由于我是新人,对环境还不熟悉,不敢冒进行事,只是观察周围情况并认真学习.我知道,各品牌都在进行多方面较量,惟有自信自强者才能胜出.我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还尽量帮助同事,每天早上我都提前到岗帮大家擦柜台。坚持了几天,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渐渐地也得到了大家的帮助。我想,我们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既是不同品牌的代表又是同一家店的店员,只有互帮互助才能使彼此生意兴隆,全店的'销售业绩也能更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一大缺点:易于自卑。刚到店里的前三天都是零销量,看着周围没什么文化的同事都精明能干,我很自卑,甚至怀疑多年来为教育付出的时间,经历,金钱是否值得。然而朋友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我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销售不是我的强项,我也未经过专业培训,更没太多实际经验,而且社会阅历少,和各类人交流过程中把握不好对方心理。其次,我和那些在社会上打拼的人的差距也许就在于此:他们早经历了我今天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相比之下,我还是不成熟。而且社会角色不同,生活压力不同,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同。这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也许是还贷的需求,也许是子女教育的来源,而对我来说却是对社会的初探,当然我没有那样大的动力。再次,我对产品不熟悉,无真机演示等这些客观因素都直接导致销量低。分析了原因之后,我便下定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弥补差距。第二天我从公司配了主推机型的演示机,利用午休时间去周围大型手机卖场学习,以顾客身份亲身体验,到同品牌柜台前“取经”。晚上回到家,我便上网查找本品牌企业概况以及营销技巧。平时在卖场虚心向同事请教,取长补短。而且时刻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及时调整心态不急不躁。在短短两天里,我觉得自己像变了个人似的,自信多了,推销起来也如鱼得水一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不断积累经验,销量稳步上升,甚至超过其他品牌。我这时意识到,要永远坚定地相信自己,因为我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态度端正,做事认真负责。

  有一天,一个法国人来到店里,那些平日里能说会道的店员都顿时成了哑巴。我则大大方方地用英语和他交谈,在我的帮助下他选购了一款称心的手机。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我感到很自豪,他们能做的事我也能学着做好,而我能做的他们却做不到,至少短时间内学不会。我想这就足以回答我之前的疑惑了:多年来的教育,尤其大学教育,教给我的是学习的能力,教我学会辩证地思维,而且最重要的是为我开辟了一条完善自我的道路。

  十几天的实习很快结束了,虽然挣了不到一千块钱,却挣到了用一千块钱买不到的经验和生活。

促销实习报告6

  这次暑假,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做了12天的蒙牛雪糕促销员。虽然时间很短,但学到的东西甚多。

  正常来讲,产品招纳的在超市工作的短期促销员都是周末上班的,而平时是有长期促销人员或超市工作人员来维持产品的销售的。但是蒙牛雪糕的情况比较特殊。首先是它没有能力请长期的促销人员,因为其产品的销售量不是很可观,所以对公司而言请长促是很大的一笔成本预算。第二是它的雪糕品牌并不出名,甚至有很多人在丑闻发生后抵触这个牌子的产品,包括我自己都会对品牌有些不好的看法,所以很难请到愿意做“拿提成+底薪”这类的蒙牛长促的人。第三是公司的管理混乱,资金不够充足,导致超市雪糕柜内蒙牛产品的陈列位置极少。 这些问题,与雀巢和和路雪一作对比,就知道有多么的刺眼甚至致命。这两个品牌的公司可以花钱买大面积的产品陈列,可以请长期促销每天跟进产品销售和上货,可以给促销员“底薪+提成”的动力让一间超市的雀巢和和路雪长促做出几万元的月销售业绩。所以一个品牌的成败,一方面看它公司的管理和资金,一方面看它的危机公关和后续的销售处理。我连续做了12天蒙牛雪糕的促销,却依旧对这个品牌没什么信心,所以只能对其未来的发展抱以祝福。

  下面是我工作的细节。首先,我一开始1~4天遇到的销售环境十分恶劣。第一天正值周六,雀巢和和路雪两个品牌都有两个促销员在销售产品,都有优惠活动有赠品,有保温袋,有大面积的产品陈列。而我,一个对环境尚未熟悉的促销员,两列的产品陈列,没有赠品没有保温袋甚至货品的种类不足,且不说产品赠品这些问题是公司应该在促销员开始工作前安排好的,这样一穷二白的销售环境,我要怎么留住客人的脚步,向他们介绍产品呢?打电话给我的督导,才知道我的情况并不算糟,有些其他店的促销员连促销服装都还没拿到,各店的促销员都开始催着发货发赠品,公司上下已经忙做一团,甚至司机送货的时候已经忙到撞车了。于是我向她解释可否等货品到了之后我再补工时,结果我的督导开始给我打鸡血:“人生不可能总是顺境的,只要你想办法,想去做好这件事,想把产品卖出去,那就一定可以的…”道理是谁都懂的,但实际面对一个一穷二白的环境来操作,还是有些困难。于是我用之后的没有货品的3天来思考蒙牛品牌的优势,以及自己应该如何为这个品牌做事。

  在没有货品的阶段,我也有在人流较多的时间帮雀巢和和路雪卖货,从而了解人家的优惠活动,人家的货品以及人家的销售方式。之后由于闲来无事,我逐渐演变成一个和长期促销相像的角色——统管雪糕柜的陈列。把产品摆好,更换价格签,甚至长促轮流去卖鸡蛋和打包都轮到我了=.=不过这样也让我接触到了更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学习到了更多超市相关的东西。

  之后蒙牛雪糕到货时证明蒙牛公司的管理是比较变态。早上6点到货,让促销员去签收接货。但是超市的收货区是7点才开门的=.=所以那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混乱的上午,先去收货区与司机见面,然后找到超市的工作人员签单,拿单去领赠品贴,把60袋赠品从箱子里拿出来一袋袋贴好再装回去,把货品搬到笼子里,在从超市的仓库通道里下笼推大大的货品手拉车,在把货品自己搬上车,拖回仓库。这一系列过程描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由于第一次,什么都不懂,连车也不会拉,一路上都要问人,还会挨骂。之后逐渐熟悉了工作,却不再需要去取货之类的了。

  本来认为货品赠品保温袋都有了生意就会好很多,但之后才发现更多人存在着对品牌的不信任。蒙牛雪糕的促销价十分便宜,赠品也是整袋地送(赠品是我觉得公司安排得很不合理的地方),但人家更会怀疑,为什么你的雪糕有这么多优惠,卖这么便宜,再一细看是蒙牛的,就更会有嫌弃的态度。而客人的素养也是有所差别的,有些会礼貌地微笑谢绝,有些会对促销员产生品牌的连带情绪,对促销员冷嘲热讽,而大部分是冷漠地打量促销员后对促销员的介绍不予理会。所以在工作期间,我个人的心理忍耐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回到蒙牛品牌上,公司给出的解释一般都是比较官方的。比如在培训时,对丑闻问题的解释是“目前投放市场的产品都是没问题的”,在家乐福的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司的解释是“和家乐福的合作刚刚开始,尚处于磨合期。”无论这些解释是否符合事实,我都更希望公司能提出实际的市场和品牌形象的挽救方案,请促销员是途径之一,但在促销员到位之前,公司更应该先确保资源是充足的,而不是让促销员来督促各项资源的到位,不是让促销员的电话把公司的工作催得一团忙碌一团糟。

  前段时间蒙牛纯牛奶再次爆出丑闻,也有名人评论说“这是个神奇的国度,为什么像蒙牛这样的牌子现在依然在市场上存在。”而我自己对于这个品牌的不认可也再次加深。品牌越来越低的认可度,越来越频繁的丑闻,与公司混乱的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是蒙牛华南大区总公司所做的培训,首先是轮流上台进行自我介绍的面试,筛掉一半左右,剩下相对合适的人选。然后就是长达三个小时的所谓的培训,也就是放一些蒙牛品牌的宣传片及雪糕的广告,介绍蒙牛雪糕有什么品种,以及由经理级的人物来读一个充满促销员该怎么做的知识的垃圾至极的幻灯片。虽然蒙牛对这次的促销员没有太多的重视,但一个公司最基本的流程运作,包括筛选人的条件,宣传类幻灯片的制作,及工作效率等,蒙牛作为一间大公司,还是应该驾轻就熟的,可惜他们并没有做到。

  之后就是在公司里,拖了两个多小时的促销员分场的工作。促销员分场,即是将招纳的促销员分派给负责各个场(即超市) 的业务,由他们带领开展具体的工作以及处理一些与公司的细节。本来应该是按地域分的很随机很快速的事,但公司交给业务,让他们随眼缘挑人,然后再考虑地域等综合因素。而且还要一个个业务来挑选促销员,其中还夹着他们聊天的时间。于是,这么大批促销员的时间也就跟着被浪费。这是原则和道德上的问题,我个人同样觉得不应该在这么大品牌的公司出现。

  然后就到我一开始所讲到的工作上的各种混乱。所以虽然曝出丑闻的是个体,但作为国内知名企业,有这么混乱的管理,或许就算没有质量上的问题,品牌也很难比其他管理优秀有序的品牌产品畅销。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公司与超市的磨合期,送货时间不规律,不及时,原因存在,但并不代表它们可以成为企业做不好应该做好的事情的理由。

  回到我个人的收获上,我觉得自己在家乐福的流程工作上所学到的东西会更多。由于家乐福是国际连锁的超市,所以企业文化做的十分到位,比如在办公区域及其外张贴的核心文化宣传大海报,家乐福华南大区情况介绍等。而且工作细节处理得很好,包括办公室内通知用贴在通知墙上的文件袋存放,员工们自己养成工作指纹签到,在指定的休息区域休息,在卖场不吃东西不玩手机等纪律上的习惯。而员工之间也十分和谐,像长期促销在生意较淡的时间聊天,各个品牌的促销员相互帮助,做些打价签,整理货柜排面的小工作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我在各位阿姨的帮助和引导下学到了很多东西和经验。

  最后,我这次的实践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定要做自己内心认同的品牌的促销,或是想办法打心底地接受这个品牌。因为促销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出成绩,还是需要对品牌的热情,因为这样心中才有底气和自信去面对顾客对品牌不认可的冷嘲热讽,才不会让自己的心更倾向于帮别的优质的品牌做生意。而在超市方面,我觉得既然进到超市做事,就不要只局限于自己所站的位置,多在自己清闲的时候接触一些超市常规的工作,去与超市各个部门的人进行工作上的接触,无论是在待人或是接事方面,都可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