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敬父母的礼仪(7)

时间:2021-08-31

篇五:孝与礼对父母的句子

  德孝礼仪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大道之行也》

  中华是礼仪之邦,德孝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人重视礼仪道德的教育,“曾子避席”、“程门立雪”、“孔融让梨”…… 作为中华学子,我们更应传承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共创厚德民族。关于孝敬长辈的礼仪

  “百善孝为先”,要有好的德行,就必须先行孝。一要孝敬父母。孝的最直接含义就是善待父母,但关键还在于心诚。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内心敬爱父母,尊重理解父母,听从教导,珍爱生命,乐观向上,自立自强。二要尊敬长辈。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尊敬老人,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除了尊敬长辈,我们也应该恪守礼仪,做到亲邻友好,互爱互助。说到邻里关系,我们就必须提提六尺巷的故事了:清朝大学士张英桐城相府与姓吴的邻居之间有一空地,吴家修房砌墙越过了中界,张的家人写信报告,本来想请在朝廷做大官的张英出来制止。谁知,张英批诗一首寄归:“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深感愧疚,立让三尺;吴家被张家之举所感动,也退让了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成为一段千古佳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邻里关系如此珍贵,我们要有“万里”目光,而不应拘泥于“三尺”小利。不仅仅是邻里之间,对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我们都应该抱有这样的心态,只要不触犯原则,都应以和为贵,这样别人也一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

  大家都知道,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那么中国人又有什么特点呢?有人说勤劳,但我觉得,中国人应该是德孝、明礼。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优雅的人。